记得半年前,我每天晚上临睡前都捧着一本经典的儿童小说兴致勃勃地看,越看越投入,越看越共鸣。读完以后,我恍然大悟的对老公说:我到今天才明白,敢情这本书根本就是为成年人写的啊!
这本小说就是著名的《绿野仙踪》。
于丹说过,这世界上有两种遗憾,一种是“相见恨晚”,一种是“相见恨早”。我和《绿野仙踪》的相逢,就是后者了。小时候读过书,看过电影,都只是当作儿童探险奇遇在看,几十年后重读,却觉得字字句句都是共鸣。
比如这本小说的核心主题——回家。
我们儿时心目中的回家,和在尘世中伤痕累累后,心之向往的那个“回家”,已是大相径庭了。
我有几个网上认识的朋友,一直在生活中面临深重的磨难。其中一位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的妹妹,十几年前好好的在北美留学,却突然查出患有一种至今在医学领域也无法攻克,只能不断走向衰弱的免疫系统疾病,只好退学回国。十几年来,虽然她乐观努力,但身体每况日下,尤其是今年以来更加虚弱,似乎命运已经不给她时间了。
还有一位坚强乐观的姐姐,在最青春四溢的二十几岁,在即将举办婚礼的前夕,不慎在擦窗户时坠楼。十几年来,她的父亲、哥哥相继离世,现在只有老母亲在,却已经糊涂的不认识人了。坐在轮椅上的她,要坚强的与经年累月的神经疼痛作战,还要独自照顾母亲。
最近几天,她们的生活都面临更大的挑战。前面那位妹妹又被送医院了,后面这位姐姐眼部神经出了问题,想搬到适合残疾人住的无障碍式小区,却怎么也找不到房子。
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们,因为她们在今生面临的人生苦难,实在不是我们这些局外人能够体会的。更关键的是,面对她们受到的无止境的苦难,我完全无法说服自己“吃苦的意义”。虽然吃苦能试炼出真我,能拓展生命的高度与深度,可是,被无止境的苦难笼罩的一生,实在是太孤单太痛太苦了。
那么,为什么还要来到尘世走一遭呢,为什么还要继续走下去呢。
我唯一依然相信的是,我们今生走过的路,是一条“回家的路”。就像多萝西一样,我们的家并不是尘世,我们也许是被飓风刮到这里的,也许是为了学习和体会来到这里的。但终归,我们的使命,是回家。
我们走这么辛苦的路,要承受这么多苦与痛,是值得的。也许我们受的苦越多,才越能觉醒到更多的东西,这才是冲破迷雾,回到家必须经历的路。
这条路注定是艰辛坎坷的。有外在的苦,也有更多内在的苦。也许我们被匮乏感所折磨,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些什么,如同稻草人寻找头脑,狮子寻找勇气,铁皮人寻找那颗心。
智慧、勇气和心灵,难道不是我们人类也一直在寻找的么?
作为一个也在苦苦追寻的人,我太喜欢《绿野仙踪》里,为这份执着的寻找提供的答案:
稻草人問奧芝,「那麼你不能給我腦子囉?」奧芝說,「你用不著腦子,你每天都在學到東西,一個嬰兒有腦子,但是嬰兒什麼也不懂,只有經驗才能帶來知識,你活的時間越長,得到的經驗肯定就越多。
「可是我的膽量呢?」獅子焦急地問。「我相信你有的是膽量,你缺少的是自信,每個人面臨危險總會害怕。真正的膽量是,儘管害怕,你仍要面對危險,而這樣的膽量你有的是。」
「我的心呢?」鐵皮樵夫問。奧芝回答說:「我想你不應該要一顆心有了心使很多人不幸福,你要知道沒有心正是你的運氣。」「這只是別人的意見,而我呢,我願意毫無怨言的承擔一切不幸,只要你能給我一顆心。」
所以我对自己说,如果我的人生是一部小说,我会把它命名为《一个人的绿野仙踪》。多萝西和她的小伙伴用了一段旅程来完成,而我们,需要用一生来实现。
但我知道,我们走过的这条路,注定是一段英雄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