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天的教育行走,落下了帷幕。心里有诸多的舍不得。聊聊我的心得,教育行走真的是浸润了我。蒋铭国老师的分享让我对他肃然起敬。“密码一、教育行走给了我认知天眼;密码二、教育写作给了我成长方向;密码三、简书日更给了我优秀认可;密码四、公益学习给了我技能加持;密码五、在线活动给了我彰显机会。”他的成长的密码,他都非常真诚分享了我们。
说起来,2018年他推荐给我当简书管理员,那天我看见“跟着张文质写作”群里大概是写了1000篇文章的样子,我就想,我要是能当管理员就好了。后来李晓霞老师邀请了我。就这样,到目前为止,我一共有850篇文章,是有75.5万字。蒋老师已经写了141.5万字。
去年,我打算分享我的教育故事,我却没有勇气。那个时候,我告诉自己,如果我简书能写1000篇,我就去分享。其实,今年我写的差了,我还差了150篇,我竟然就去分享了。
一路上,蒋老师建立了“苏州,梦想开始的地方”的学习共同体的群,我也和大家一起学习,最开始共读了李镇西老师、王维审老师的经典之作,后来我们一起参加了新网师的学习。可以说,从目前来看,我之所以有了今天的勇气和信心来自于我们学习群的小伙伴的鼓励和影响。 与蒋老师相比,我才知道什么叫优秀,什么叫超越自我。
二
周国平校长讲座分享了一段最打动我的话语:“有意义的校园生活不应该只是在追求分数的道路上你追我赶,而应该是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个体都得到充分体验。”
一位非常有视野、有情怀的校长总是与众不同。
其实,早在2018年的时候,我读到了谢余清老师的一篇题为《走近教育周国平》的文章,文章介绍了一个乡村校长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乡村学校的故事。这位校长不是哲学家、作家周国平,而是一个教育人周国平。
我很好奇,也很期待。
今天聆听了他的讲座,“美好的教育需要持久力”,有一个故事他讲,他用荔枝给学生讲故事800多集,给老师写信。《书信的力量》是他给教师写信的一个本。“美好的教育需要教师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美好的教育需要乡村教师守住自己的尊严”。
三
苗老师的讲座简直是太精彩了。她分享给班级写班级日志、写人物志,还推荐了好多的书籍,有王维审老师的、吴松超等的著作。
当然,苗老师相信,教育人生的转弯,还有更美的故事发生。
当然,我记忆最深刻的,她坚持在微信公众写作,这样的坚持就是一种人生的转弯。和她比较,我也比较开心就是自己也有自己的平台。她鼓励大家,一旦有了,就要好好用平台写作。
说心里话,有时候,我比较懒,最近听了讲座,干货满满,自己是一个手比较慢的人,总是写得比较慢。
其实,苗老师的故事,我很早就开始关注,并且长期是她平台的关注粉丝。我从她的身上学到,她人特别真诚。比如,她的写作是弱结构,她努力去变革自己。也就是,当她意识到这一点,她就想,如果我先建立自己的框架,然后按照具体的框架来写作,这就是一个强结构的。她的新书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
今天的分享,她一直是面带微笑,快人快语,讲得接地气,也很实在。
四
张文质:“在不确定的世界,变化触不及防。”“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把一切变化看成是生命的诗意一部分”
他也深深祝福每一个人都要去努力写出自己的一本著作。那个时候,我开始想象,如果我也能写一本书,会是什么呢?
这简直是不敢相信。
但是,如果写不出一本书,就这样一篇篇写吧,也挺好的。因为,这样可以从每一天里获得一种品质的生活。
时间是绵软的,心是温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