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药亲试记-----附子理中汤  上

中药亲试记-----附子理中汤  上

作者: 中医养生粉 | 来源:发表于2019-05-02 14:42 被阅读0次

先说说我为什么用附子理中汤。

我用黄芪建中汤大约两个多月,解决了右脚后跟疼,右手腕的酸软无力等问题。当时感觉不错,停药了。可是后来发现,每次逢生理期,我的右脚后跟儿,白天走跑跳等活动都不受影响,晚上按摩时却能觉出来隐隐的疼,生理期结束后,右脚后跟的疼又自动消失了。恰在此时,我的左肩膀活动时,向前用力没问题,可是向后用力就像闪了筋一样,使不上力气了。起初以为是受凉了,后来意识到这与我血虚有关。是肩周炎?我用了当归芍药散的汤剂,原方。一剂而愈。

当归芍药散还有美容作用,为了臭美,我打了当归芍药散粉剂。(当归50克,白芍100克,白术100克,黄芪100克,川芎60克,茯苓72克,泽泻60克)才吃了几天,又像原来那样开始便溏。原来我的脾胃还是这样虚弱。

芍药又名小大黄,性寒。为了平衡芍药的寒凉,我又在里面加了100克干姜粉。虽然加了超量的干姜粉,我上火,眼睛起蒙,可是依然便溏。

此时读到“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句子,立刻呆住了。难道我后背的痛,不是胆的问题,竟然跟脾胃有关系?难怪我每天大量的运动仍然治不好后背的这个痛点。这个痛点好像是从骨头内部发出的,服用黄芪建中汤虽然疼得轻了,但是没有全好。

另外,两手大鱼际处发青,这明显是肺寒的象。而且我憋不住尿,小便“数而欠”,这是肺虚。

附子理中汤出自明朝方贤著的《奇效良方》中,主治中寒中湿,呕逆虚弱。很多附子汤的汤症要点都说,面色很白,神疲倦怠,好像连走路都要扶一把,舌淡,苔薄白,则脉沉细弱。喜欢喝温热的食物,特别怕冷。

符合我的症状的只有舌质淡白,而且没有舌苔。我因为血虚面黄,且偏黑。我也没有神疲倦怠。病了这么久,我给单位同事的印象依然是身体倍儿棒,精力充沛。平时走路都是大步流星的。对温热的食物不是喜欢,而是不得不。否则会便溏,腹泻,胃难受。特别强调一点,我不怕冷。

过去,我解大便的次数比较多,一天有三四次,大多是清晨四五点钟的样子,有时根本就没睡醒,肚子就难受了,就要立刻起床去厕所,解完大便后症状就消失了。还有,每次吃完饭后,必然会要去厕所解大便,原先并不知道这是病。还以为人人都是这样。直到2018年春天因为右脚后跟疼,自己捧起中医书,才知道这种症状不正常。因为过去除了人瘦一点,也没有其他别的毛病,根本没有往有病这方面想。虽然服用黄芪建中汤大便正常了,但是依然是脾肾阳虚,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所以,选用附子理中汤来祛除脾胃的寒湿。

相关文章

  • 中药亲试记-----附子理中汤  上

    先说说我为什么用附子理中汤。 我用黄芪建中汤大约两个多月,解决了右脚后跟疼,右手腕的酸软无力等问题。当时感觉不错,...

  • 中药亲试记-----附子理中汤 下

    附子,在众多中药中经常用到,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有“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的说法。 查了资料,说附子有毒...

  • 六、温里剂

    1、温中祛寒 理中丸→参术姜草 (人参汤) 附子理中丸→理中丸+附子 桂枝人参汤→理中丸+桂枝 方中:甘...

  • 附子理中汤

  • 理中汤(干姜方剂1)

    组成 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凡是中焦虚寒,脾不能健运,导致的呕吐,拉肚子等,可用。 加上附子则为附子理中汤,可温...

  • 白术+甘草

    (白术, 甘草) 共16个方剂使用: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甘草附子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人参汤,理中丸,麻...

  • 附子+甘草

    (附子, 甘草) 共20个方剂使用: 茯苓四逆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麻黄附...

  • 附子理中汤治肠胃型感冒

    □ 韩平武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 文某,男,30岁,在广东佛山工作。夏初西瓜上市之际,晚饭后食冰镇西瓜半个...

  • 温中祛寒剂:理中丸 小建中汤 吴茱萸汤 大建中汤

    理中丸 《伤寒论》 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 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小建中汤 《伤寒论》 小建...

  • 说说“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我用附子理中汤这个方子时,知道附子有一定的毒性,所以通过舌诊和其他症状反复确认是否对症。可是让我不解的是,虽然有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药亲试记-----附子理中汤  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yn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