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说“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说说“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作者: 中医养生粉 | 来源:发表于2019-05-12 14:12 被阅读0次

我用附子理中汤这个方子时,知道附子有一定的毒性,所以通过舌诊和其他症状反复确认是否对症。可是让我不解的是,虽然有各种好的症状改善,但是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感觉昏昏沉沉的。而且嗜睡。直到前几天听倪海厦讲课提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倪海厦说“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说治病的时候如果不出现瞑眩反应,疾病难以痊愈。只有开的药方对症了,才会出现瞑眩反应。以至于他的诊室外都会悬挂一块告示牌,出现头晕等症状是正常反应。

也不是每次服用中药都有瞑眩反应。我想起过去使用黄芪建中汤时也有瞑眩反应。只不过那时不懂。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有许多关于药后瞑眩的记载: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条曰: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乌头桂枝汤条曰: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也。此二者,言附子逐水瞑眩之状也。

“如冒状”,就是指醉酒似的,昏昏沉沉的样子,医圣张仲景认为这是因为中药白术附子等药将水湿等赶到病者体表,但还没能完全清除的缘故。为着医圣对用药的理解,隔着遥远的时空,我要向他表示崇高的敬意!虽然当时并不知道为什么头昏昏沉沉的,但是症状的明显改善,让我决定再用一剂药。而这副药让我的左腿地机穴附近起了一个核桃大小的硬包。这个包并不显眼,没有突出皮肤表面,我两手握空拳从下往上刮胆经和脾经(为了臭美,练的瘦腿功)时,发现了这个硬包。按上去还挺疼的。

在网上你能查到瞑眩反应的各种症状,无论症状怎样表现,瞑眩反应都是由重到轻,且随着疾病的减轻而逐渐消失,而不是由轻到重,而且人的精气神是良好的。

总结:瞑眩反应实际上是身体出现正邪交争的表现。困惑是左手少府穴往上一寸处的痛点只有轻微改善。有医生认为这是经络气血流通不畅的原因。我相信随着不断的学习和认知的提高会解决这个难题。

相关文章

  • 瞑眩反应

    “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出自《尚书.说命》一文,意思是说治病的时候如果不出现瞑眩反应,疾病难以痊愈。瞑眩反应是...

  • 说说“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我用附子理中汤这个方子时,知道附子有一定的毒性,所以通过舌诊和其他症状反复确认是否对症。可是让我不解的是,虽然有各...

  • 有效的灵芝才会有的「暝眩反应」

    诗经有云: 《孟子?滕文公》中曾经说过:「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药攻人疾,先使瞑眩愦乱,乃得瘳(读作抽)愈也。」...

  • 伊雅净食健康管理日历——瞑眩反应

    古人云:“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也就是说不起暝眩,即病不愈。 瞑眩反应正是人体阳气调动起来修复机体的...

  • 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尚书·说命篇》:“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是说治病的时候如果不出现瞑眩反应,疾病难以痊愈。所谓玄冥反应是病人在接...

  • 什么是中医治病中的瞑眩反应?摘自:董洪涛《选择中医》

    古人云:“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中医治病与西医治病其中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在于中医治疗可以产生瞑眩反应,而瞑眩反应正...

  • 第八十九篇

    一、什么是瞑眩反应? 古人云:“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中医治病与西医治病其中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在于中医治...

  • 铜砭刮痧后的瞑眩反應~羅敏軍

    “瞑眩反应”,在治疗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调整反应。《尚书.说命》称“药不瞑眩,厥疾勿瘳”,其意为服药后,...

  • 铜砭刮痧后的瞑眩反應

    “瞑眩反应”,在治疗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调整反应。《尚书.说命》称“药不瞑眩,厥疾勿瘳”,其意为服药后,...

  • “药不瞑眩,厥疾勿瘳”

    多少人错把好转反应当成了病情加重处理,从而错过了最佳康复期甚至丢了性命。 1.皮肤细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说“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jc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