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38节 概念与知识的关系(原书第二部分第一编第一卷第一章第三

第38节 概念与知识的关系(原书第二部分第一编第一卷第一章第三

作者: 17b5769f0a67 | 来源:发表于2017-07-06 09:46 被阅读79次

    获得知识的步骤:1、感性将各种杂乱的感觉元素给予心灵(知性)。2、心灵使用逻辑和想象力,将这些杂乱的元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概念。

    现在我们只产生了概念,还未形成完整的知识,就像“猫”那个例子,我们只是将腿、胡子、头、皮毛各种元素综合起来,形成“猫”的概念。

    但是“猫”这个概念,不是完整的知识,因为它只是告诉了我们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只有判断才能构成完整的知识。只告诉我“猫”的概念,没告诉我猫怎么了,或者关于猫的任何东西。所以我们还需要纯粹知性概念的帮助才能形成知识。

    一、什么是纯粹知性概念?

    纯粹知性概念就是对一个判断的量、质、关系以及模态作出规定的概念。因为只有判断才能构成知识,单独一个概念我们无法得到任何知识。

    小玩具:比如我告诉你“猫”,你能知道什么吗?

    月亮君:我什么也不知道,你只是说了一个概念。所以完整的知识需要一个判断,这个判断中包含了概念的质、量或者关系。比如你说老虎是猫科动物,这就是一个判断,告诉我老虎是什么。而且这句话实际上是一个全称判断,因为你实际上说的是:所有的猫都是猫科动物。所有的就是一个全称判断,它包含了所有叫猫,这个名称的动物。表示了这个词限定的范围,就是概念表示的量的范围,即全体。

    小玩具:只有这样一个包含概念的量或者质或者关系的判断才能表达完整的知识。

    这些纯粹知性概念是界定概念的量、质和关系的,所以它们和知识的内容无关,因此叫做纯粹知性概念,实际上它们是方便心灵判断事物在质、量和关系方面的情况的。

    二、这些纯粹知性概念也叫范畴。只有这样几个概念才能叫做范畴,我将在范畴表中列出这些范畴的名称。

    范畴表

    1.量的范畴                        2.质的范畴

    单一性 (单称判断)    实在性(肯定判断)

    多数性 (特称判断)    否定性(否定判断)

    全体性 (全称判断)    限制性(无限判断)

    3.关系的范畴

    依存性无自存性(定言判断)

    原因性与从属性(假言判断)

    协同性(选言判断)

    4.模态的范畴

    可能性-不可能性(或然的)

    纯有-非有(实然的)

    必然性-偶然性(必然的)

    小玩具:这个表和之前的判断的种类那个表很像。

    月亮君:是的,这两个表格是互相对应的,就像这里的单一性,其实就是和判断中的单称判断对应的,只不过它在这里是表示概念的范围。

    1、量的范畴

    a、单一性:特指一个事物单独是这样,比如“曹操是奸雄”,在这个判断中世界上曹操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这个判断单独指叫曹操的那个人。

    b、多数性:指大多数事物是这样的,比如“男人没几个好东西”,这个判断指的是大部分男人不是好东西,并没有说全体。

    c、全体性:这包括判断中的全体。比如“所有人都要吃饭才能活着”,这个判断就包括了

    人这个概念中的全体。

    月亮君:只有我们给判断加上以上这些概念,我们才能准确表达我们的判断的范围。否则我们分不清我们的判断是对于全体,还是对于大部分,还是对单个人。

    小玩具:比如“曹操是奸雄”,如果我分不清这句话专门指曹操一个人,就会以为所有人都是奸雄。

    月亮君:还有呢,比如“大多数水果都可以吃”这个判断,如果弄混了以为在说全体水果都可以吃,吃了有毒的水果我们吃了会中毒的。

    这些表示判断范围的概念是独立于一切事物的,而且是心灵先天给予判断的,所以叫做纯粹知性判断。我们在做判断时都要预先使用这些概念。

    2、质的范畴

    a、实在性:就是真实性。比如“地球是太阳的卫星”这个判断是一个肯定的判断,即实实在在是这样的。实在性就是表示一个判断的肯定性。

    b、否定性:即表达一个否定的判断。比如“地球不是月球的卫星”

    c、限制性:相当于前面说到的无限判断。比如“玫瑰花不是大象”

    3、关系的范畴

    a、依存性与自存性:表达主语和谓语的从属关系。比如“四川属于中国”。

    b、原因性与从属性:就是说两个判断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比如“如果韩国和美国打起来了,那么中国一定卷入战争”,后一个判断是否成立,就依赖于前一个判断,所以这两个判断它们是一个从属性的关系。

    c、协同性:类似于选言判断。比如“要么世界就是有目的的;要么世界就是偶然的;要么世界是通过一个外部原因存在”,这三个判断互相协同,共同构成了世界所有可能存在的状态,虽然说它们三个判断互相排斥,但是也是互相协作的。

    4、模态的范畴

    a、可能性-不可能性:这是表达判断可能或者不可能的维度。表达一个判断是有可能的,或者不可能的,比如“可能存在着外星人”,这句话表达出了一种可能性。

    b、存有-非有:表达一个确实存在的状态或不存在的状态。比如“人类占领了地球”,这个判断表达一个现实存在的状态。

    c、必然性-偶然性:表达了一个判断是必然的,或者是偶然。比如“共产主义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表达了一个必然要发生的事情的判断。

    三、范畴概念是心灵天生就有的

    像单一性、全体性、多数性、肯定性、否定性等等,这些概念是心灵做判断时就具有的,把它们加入到具体判断中才能表达意义。所以这些概念是先天存在的,和判断的具体内容无关。

    小玩具:我们只有通过这些概念才能理解事物,没有这些概念,我们无法知道判断表达的含义。

    月亮君:比如“手机掉入水中会坏掉”,这个判断我指的是所有的手机,你明白这个意思才能理解这个知识。否则你以为我说的是,唯独我自己的手机掉入水中会坏掉,你的手机不怕水,你就可能会打自己的手机扔入水里。

    所以这些概念是知识存在的条件。

    这些概念是在经验之前就包括在心灵中了,心灵在做判断的时候,将它们加入判断中,以区别判断的范围。

    而且这些概念是在判断的原理中找到的,没有这些概念和这些词汇,我们无法准确做出任何判断。

    第38节我们知道了纯粹知性概念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没有这些概念,不可能产生知识。还有纯粹知性概念也就是范畴,它仅仅包括我们在范畴表中列出来的那些概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38节 概念与知识的关系(原书第二部分第一编第一卷第一章第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zc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