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本书和一场旅行

一本书和一场旅行

作者: 禾火雨木目 | 来源:发表于2024-01-21 21:02 被阅读0次

我刚读完了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我觉得我一定要写点什么,可是我在本子上写了很多文字,最后发现自己没法写读后感,我读不出文字里深邃的东西,于是我上网看了别人的书评,然后诧异了,难道真的是我见识太少,学问太低,我读不懂,但是后劲又大,我又一次迷失在村上春树的文字里。

周日的早上,我带着这本书和小灰灰一起去了嘉兴,高铁去嘉兴需要近2个小时的车程,我戴着耳机,一直在播放李斯特的钢琴曲,听不懂,但是确实很适合做看书的背景音乐。到了嘉兴,又换乘有轨电车。每次到一个新的城市,我总喜欢坐公共交通,我知道公共交通是了解这个城市的一个很便宜的方式,看着上车下车的人,路旁的风景在穿梭,我发现嘉兴的树木真多,而且一看就是有岁月的树,每一棵都按照自己的想法配合着城市在长大,真有趣!我的脑海里一边回味着刚才书籍里的故事,一边在嘉兴这个城市里找故事。

网上推荐的第一站是:天主教堂。我对宗教这一类的东西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最近读的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里有部分关于这类的内容,特地去查了一下,但是因为不感兴趣,所以还是草草的了解的。但是我知道天主教属于基督教的一种,而这个教堂曾是中国第一,远东第三,外形仿巴黎圣母院。每次说到巴黎圣母院,我总会想起那丑陋但善良的敲钟人。对了,远东是站在欧洲的角度的一个词汇。在教堂前很多拍照的小姐姐,这里确实适合拍照,很有感觉,但是除此之外好像也没啥了。看到这种类型的建筑伫立在城市的中间,特别是子城城墙就在附近,中西方的对比很强烈,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和中式亭台楼阁、牌坊的融洽相处,我和小灰灰就中西方的这种建筑风格进行了探讨。为什么中西方的建筑风格有如此大的差距?我想到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里的中国文化长寿原因之一就是从未远征,因为没有远征,所以扎根于土壤,不愿意太过于张扬,是吗?我需要回去补课了。

子城城墙附近的樟树真的好粗壮,而且很有个性,每一棵都张开五爪升向天空,在索求什么。我喜欢树,但是我不认识树,所有的树我都叫树,然后我喜欢看他们千奇百怪的摆弄枝条,喜欢看他们身上爬满青苔,喜欢树皮那种岁月感,但是我从来没有特定喜欢的树,我只是喜欢看到的每一棵。南湖烟雨楼上的树也是这样,造型各异,年岁很大,嘉兴这个城市的树,真的让人可以看很久。

月河历史街区并不大,很多古玩的小摊,我很想蹲下来看,小灰灰说你不买还是不要问价的好,这是行业的规矩。好吧,我惧怕规矩这种东西,所以远看即可。几条小巷子穿梭后,发现了花鸟市场,一束束包装的很好看的花,鸟儿清脆的叫声在笼子里蹦跶,各种好看的小鱼在鱼缸里来回,购买的人还挺多,来这里不带点东西走,总觉得少点啥吧!

眼睛一直在寻找嘉兴的故事,而我的脑子里还是在那本书里,没有色彩的名字,只是按部就班的生活,就一定会失去多彩的人生吗?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孤独感到底是什么?我好像没有经历过,或者是我经历过,但是我已经忘记它的存在了。共鸣这种东西,并不是存在于所有人之中。

中午随意选了一家面店,因为下着蒙蒙雨,就想喝口热乎的羊肉汤,可是踩雷了。这家羊肉汤居然是甜的,我加了三大勺的辣椒粉,居然也没有掩盖这种甜味,我怀疑它在熬制的过程中就把糖融入其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店里其他的客人吃的津津有味,而我和小灰灰只是勉强填饱了肚子,无法言说的甜。虽说苏州的饮食里也偏甜,但是在面汤里吃出如此重的甜味确是第一次,估计这感觉终生难忘的。

南湖革命纪念馆肯定要去的,只是好像有点过分的奢华了,我只在开国大典的视频那里看了很久,那一段影像真的弥足珍贵,突然想起陈校送我的毛选还没拆,这次回去真的要看起来了,等他回来才能聊起来。出来后,我们迷失了方向,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去问路,于是就跟着感觉乱走一通,烟雨蒙蒙中,两个人边聊边走,也找到了去烟雨楼的船,船上开着空调,坐上去居然有种想睡觉的感觉,可是刚想眯一会,居然就到了,于是只能下船。烟雨楼并不是杜牧的烟雨楼,只是名字取自这首诗。登烟雨楼的人很多,走在咯吱作响的木制楼梯上,我都担心它是否会倒塌,所幸是我多想了。小灰灰一直在帮我拍照,有个愿意帮你拍照,愿意让你处处打卡留念的人真心幸福!

我们在南湖天地休息了一会,买了2杯大杯的奶茶,后来事实证明两个人一杯就够了,奶茶这种饮料有点不适合我们了。在回南站的有轨电车上,我又把书籍拿出来读,我仔细品味多崎作的孤单,但是就是很难走进,我把耳机里的音乐换成莫扎特的钢琴曲,一遍遍听,然后慢慢发现我好像被卷进了一种漩涡里,在里面,我抓着这本书,这是我唯一可以抓住的东西,一圈圈旋转,旋转,直至我有点晕眩,然后我发现我有点饿了,不知道是真的饿了还是错觉,我在车站的便利店买了饭团,加热后塞进了手提袋。

这么个小车站居然有旅友驿站,我进去把所有的书瞄了一遍,还是那些畅销书,我又看到了《白夜行》和《解忧杂货铺》,想起我书架上这两本书又不知道被谁借走,然后不归还,我心里又一阵难过。回去的高铁上,灯光有点不友好,但是依旧阻碍不了我想把这本书看完的心,然后我发现耳机 戴的太久,耳朵不舒服,拿下来后,我又看不进去书了,少了背景音乐,好像失去了屏障。

我在写什么?我感觉我受到冲击了,莫名其妙堆起了很多文字,一场旅行和一本书,然后乱七八糟的记录下来。好吧,也许这就是我。

相关文章

  • 那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

    毕淑敏老师有一本书叫《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曾经总结了旅行的33个理由。她说过,在旅行不...

  • 内容较鸡肋,观点有启发 | 读《知识大迁移》

    有时,阅读如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是每一场旅行都会抵达风光旖旎的目的地。未经自己事先调研,结果翻开一本书之后,当...

  • 毛姆《刀锋》:拉里学的是好好度过人生

    读一本书,就好像跟随作者进行一场旅行。 旅行若是很精彩,快结束的时候,就总是有恋恋不舍之感;旅行若是枯燥乏味,你便...

  • 我的土耳其游记(1)

    今年和闺蜜来一场浪漫土耳其之旅 以一场旅行结束219年…… 我和闺蜜在10年前去过一次旅行, 一直想去一次旅行… ...

  • 看完它,还要不要来碗鳗鱼饭呢?!

    今天想分享一本书:《鳗鱼的旅行》 一场与自我的对话? 一场与生命的对话? 一场与父亲的对话? 真的是在讲鳗鱼吗?讨...

  •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需要格局和魄力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需要格局和魄力 A...

  • 繁华落尽

    和喜欢的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

  • 不犹豫,不后悔

    前几天读到毕淑敏老师的一本书《人生中间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大概讲的是一个人去往不同的地方,一个人去旅行...

  • 人生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能陪你走到最后的,寥寥无几。 也是一场直播,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彩排。 也是一本书,用自己...

  • 徒步

    生命很精彩,人生就是一场不断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我期待着有一场不一样的旅行,一场考验我的体能和意志的旅行,更是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书和一场旅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be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