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打开古典音乐

打开古典音乐

作者: lshch | 来源:发表于2018-01-13 09:39 被阅读0次

破除对古典音乐的恐惧和迷信。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德奥音乐为中心。德国,奥地利。

据统计,所有的古典音乐家,大概有一半。不是德国人就是奥地利人。

维也纳是世界的音乐之都。以维也纳为核心,周围绕一圈,德语文化区。古典音乐正中的精神和灵魂在里面。

尤其是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这种正经的严肃音乐,非娱乐性的纯音乐。大多数由德国人奥地利人,奥地利籍的德国人,德国籍的奥地利人。就是这批讲德语的人写出来的。

这就是一个中心,以德奥为核心。

两个基本点,一个是意大利音乐,一个是俄罗斯音乐。

意大利人在干正经事方面是根本不在行的。但是意大利人在娱乐,在谈恋爱在玩方面绝对是一把好手。

意大利的古典音乐就是歌剧。当然在早期的时候也是有正经严肃音乐,但是跟德奥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

意大利以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这些人只写歌剧,只有歌剧一种作曲形式。

他们就等于与德奥这帮音乐家是非常友好的,内心互相深深鄙视的,进水不犯河水的两个个体。

到了19世纪早期时候。贝多芬虽然是万世师表,所有人都尊敬的大师,但在他晚年时期,其实已经红不过罗西尼了,因为他的音乐实在太登峰造极了,太高深了。

罗西尼则是非常人见人爱的小胖子,他的音乐特别骚气,又炫技,剧情又好,又好听。

所以两个基本点,其中之一就是意大利,专门搞歌剧的,歌剧是一个娱乐性质大于艺术性质这样的一种体系,他有着非常严谨、完善的故事体系。

可以这么理解,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电影,大家想看有剧情的东西,就去看歌剧。

然后就是俄罗斯,捷克,还有以前的南斯拉夫,他们属于斯拉夫民族,斯拉夫民族是个游牧民族。

所以俄罗斯的音乐表现出事一种非常深层次的浪漫,还有悲凉感,悲壮感。

所以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最重要的是德奥音乐,它是摆事实讲道理,它是正经的,严肃音乐,而且是最丰富的音乐。

意大利音乐的娱乐性质就要更加强一点,俄罗斯音乐就是一种深度的浪漫。

知道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也提一下法国。

法国音乐非常有意思。

音乐比不上德国,意大利。绘画比不上荷兰人,意大利人。

法国相当于一个文化融汇杂交的地方,法国的特点是它有很多创新。

在音乐当中像一个万花筒的存在。它是一个点缀,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深度或者说传统的传承,没有刚刚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那么深。

刚从空间范围对古典音乐做了一个概括。

接下来从时间线上理解一下整个古典音乐这盘棋是怎么下的。

不管懂不懂古典音乐,应该都有听过,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巴洛克、浪漫主义等等等一大堆。错综复杂。

但是,不管艺术时期怎么变,主题怎么变,核心都在两个主题中互相切换。

一个是古人更牛逼,和我们更牛逼。

为了理解,掐好几个时间点,公元前个公元后。

公元前就三个字,古希腊。就不多解释了。

从公元1年,耶稣基督的生日,一直快进到1450年文艺复兴时期。

前面这1400多年根本没什么好看,那时候人很穷,欧洲人生活核心就是一件事,死后上天堂,他们所有生活都围绕着宗教展开,教权大于一切。

所以公元1年到1450没有什么好讲,这里没有艺术什么事,大家都忙着上天堂。

到1450年左右,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这几个地方,诞生了文艺复兴运动。

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有钱了,经济越来越好。

以前每天啃啃面包,一个月才吃上一回肉,就想着死后上天堂。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家觉得是时候享受下世俗的生活,对文艺需求开始暴涨,这个时候画家越来越多,音乐家越来越多。

可当时,他们被宗教折腾了一千多年了,早就没有什么文艺细胞的积累。

那就只能参考古希腊,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那时候的文化哲学还是非常的灿烂的,文艺复兴时期就把古人的艺术成就作为最好目标。

举个例子,两尊雕塑,一个是断臂的维纳斯,另一个是米开朗琪罗的大卫。他们看起来风格是比较像的,应该是同时代的作品吧。

其实这两东西差了1600年,维纳斯是古希腊时期的雕塑,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差了15个世纪,风格基本上还比较接近。

可看出,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认为,古人是最牛的,我们这帮俗人,努力一辈子,就是为了达到古人的目标。

所以说,classical.在当时翻译成古典,是没问题的,因为那时候认为古代是最好的,就是经典的。

这就是第一波的古典主义的一个时代主题。

直到一个苹果砸到牛顿的头上,牛顿第一次用数学的方式把物体的运动规律写出来发,伽利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开普勒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的行星的运行规律,哥白尼的日心说发现地球不是中心,太阳才是中心。

这时候人们就发现,古人好像是错的,古人也有不行的时候这种感觉。

从此以后就开始了自我膨胀,觉得我们现代人是比古人更厉害的,我们科学古人就根本没达到。

而且当时法国以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为首的启蒙运动,追求一种纯理性的价值观、社会观,认为只要民众接受理性的教化是可以达到一个空前理想的社会。

加上刚才说的,由于当时人们觉得我们搞出了科学,搞出了物理学,我们是比古人更厉害的,就诞生史上第一波浪漫主义运动。

古典主义时期大部分音乐的主题都是表现对古人的敬意,对上帝的崇拜等一些大的社会话题或宗教话题。

但是到了浪漫主义,大家觉得反正我们都很牛逼了嘛,那我们就要追求自我感情的表达,自我的提升,越来越多关于爱情的主题,关于自我的主题,关于自身由于的主题。

音乐上的表现,就是浪漫主义时期开始,小调的作品越来越多。

大调个小调的区别就是两种不同的音乐运行规律,从乐理的角度来说,大调的音程的排列是 全全半全全全半 ,小调是 全半全全半全全 。

大调给人感觉愉快、光明、顺畅的。小调给人感觉阴郁、阴暗的。

可是浪漫主义也没有折腾多少年,大概到勃拉姆斯时期。勃拉姆斯是19世纪中后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当时社会上普片觉得我们都是浪漫主义的,勃拉姆斯还秉承着这种特别古老的作曲方法,特别讲究格式、规则和曲式。

后来事实证明,勃拉姆斯虽然是个浪漫主义的大师,但是他特别古典的作曲方法,又催生出了新的古典主义运动,叫做新古典主义。

再往后看,到了20世纪,勋伯格这些人,觉得不行,古人已经把所有能写的主调音乐该写的都写完了。

只能玩些古人没有玩过的东西,就来了一拨所谓的无调性音乐,又是一波我们更牛逼运动。

那么现在21世纪,处于一个什么时代呢?在音乐演奏方面,有处于新一轮的古人更牛逼当中。

现在所有的音乐的录音,都追求一种复古的效果,追求一种清新淡雅的,非常有规律,更加讲究节奏个节制的音乐风格。所以我们处在于一个新一轮的古典主义当中。

总结一下这两波人,一拨是盲目的认为古人是最好的,然后当了一段时间孙子,不行要自我膨胀一下。把自己玩坏了,又回来再学学古人。

但是,每次交替,他们经过中间的洗礼之后,总会有更新的东西带出。两个主题在时间线上的交替进行,不断进步发展。

刚才已经从空间时间上大致概括了古典音乐两百多年。

现在来进行一些局部的放大,看一些微观的原理。

人推动时代的进步,推动艺术界进步的就是艺术家,音乐界就是音乐家。

在音乐是这个大班级里面,主要讲三位。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

巴赫,音乐之父,音乐这个班级的班长。他就是音乐这个体系的缔造者。

因为在巴赫之前,基本上音乐还不成体系。

巴赫之前还有很多作曲家,比如蒙特威尔第,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被称为国际化的作曲家的人。他为什么不是“音乐之父”呢?

前面的作曲家他们充其量是一个我们说探索者,他们就好像去开矿,说矿在这儿发现了,你们以后来这儿挖吧。

巴赫他干了这么一件事,他把所有矿全挖了一遍,每个矿里面有什么矿产,大概产量多少,通通搞明白了,你们以后就沿着我挖的这个洞往下挖就可以了。

他基本把所有能写的乐器,能写的曲式通通写了个遍。

比方说中提琴、巴松管、双簧管,我们觉得这些都是以配角在管弦乐团里面出现的这些冷门乐器,巴赫也把它们的独奏作品都写了个遍。

所以导致现在音乐学院学这些冷门乐器的同学们只能演奏巴赫的作品。

巴赫创作非常非常多,他一辈子创作过一千多部作品,还不是一千多首作品。

比方说《马太受难曲》,他有所谓的四部受难曲,《新约圣经》当中有四部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跟约翰福音这四大福音书,这四个人分别是耶稣的四个门徒。

巴赫每一部福音书都是三个小时以上的大部头作品,而且他还有很多这种大部头的乐队作品、合唱作品,B小调弥撒也是两个多小时的作品。

巴赫神到什么地步?

他是一个管风琴演奏师,管风琴简直就是人类智慧的精华跟结晶。一般来说,管风琴你不能把它当做一个乐器,它基本是一个建筑,因为是要造教堂或者造音乐厅的时候连着一起造,它有一万多根管子,古代的时候是靠一个水车带动鼓风,然后它能够有这个风琴的声音。

巴赫他作曲,是跑到一个教堂,开始即兴演奏,也不带停,也不带顿,然后就弹,两个小时后。

回到家里把刚刚弹的一个音不差,通通抄下来,这部曲子就编完了,

所以说巴赫他首先是一个非常神的人。音乐的缔造者。

在巴赫之前,音乐这个东西大家还不太明白有什么潜力。

到了巴赫之后,巴赫已经把音乐大概能怎么玩,每个乐器能玩成什么样,每种曲式能玩成什么样,他已经给你定了型了,把整个架子都给你搭出来,所以说巴赫他是一个缔造者,我们说他就是音乐史上的这个班长。

接着,我们讲讲莫扎特。

莫扎特可以说他是这个星球上存在过最天才的一个人。

但是天才他不一定就有贡献。

莫扎特一辈子大大小小做过一千多首曲子,可是他这一千多首曲子,套路感是非常非常深的。

你可以把莫扎特当成一个满分学生。

要什么套路的编曲,他绝对可以给你交一张特别好听、特别优美、特别完美的答卷,所有的点都可以面面俱到。

而且据说莫扎特神到什么程度?莫扎特的草稿跟完稿一样。

他就是被上帝选中的,在上帝硬盘当中把这个曲子给你拷贝下来而已,就这么简单。

莫扎特他一辈子,在音乐上的道路实在是太顺畅了,他是一个少年天才。

据说四岁开始作曲,七岁就写了第一部协奏曲,十一岁第一部交响曲,十二岁第一部歌剧。

贝多芬在二十九岁的时候才写出第一部像样的音乐作品,跟他比是不是弱爆了?

还有一点说莫扎特的作曲他跟别人完全不一样,可以印证他是在上帝硬盘里面抄曲子这样一个观点。

在一个交响乐团有不同的乐器,分不同的声部,所以它的那个总谱拉开来是很多行的。

每一行写的是不同乐器的音乐。

那一般作曲家作曲的方法是,我先把这个乐器写一句话出来,那我再想想其他乐器这个时候应该是配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我再写一行。

莫扎特不是,他写作的时候,在他的脑子里直接就已经听到了这个曲子,所以他第一个音就已经把所有的乐器全部都写好,用垂直作曲的方法去作曲,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天赋。

我们形容莫扎特是一个满分学生,还有一个原因。

他作曲的风格早年跟晚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就是他一开始就很完美,到后期也很完美,他都已经聪明到、厉害到不用去思考了,我一开始就很天才,我已经没有进步的空间了。

所以换句话说,如果音乐史当中没有莫扎特这个人,是非常可惜的,但是音乐会不会因为没有莫扎特而停止进步呢?我认为是不会的。

但是他在曲式上的创新,他在旋律上的创新,其实他的套路感是非常非常重的。

由于他的完美,由于他的天才,很可惜,他没有经历那些纠结,没有经历那些挣扎,反而导致他对整个音乐形式的进步并没有产生太大的贡献。

也可以把这样的人理解为经营者,他可以在现有的框架之下把框架发挥到极致,发挥到顶点,发挥到好到不能再好,所以说经营者,莫扎特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接下来贝多芬。

贝多芬跟莫扎特比起来,那就是太大器晚成了。

刚刚说莫扎特四岁开始作曲,贝多芬二十九岁才刚刚作出第一首像样的作品。

你想想看,二十九岁,莫扎特都属于晚期作品,莫扎特三十五岁就去世了,二十九属于莫扎特的晚年。所以说跟莫扎特比起来,贝多芬那简直就是大器晚成。

贝多芬其实是出身在一个比较屌丝的这样一个音乐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个宫廷的男高音歌唱家,他的母亲是宫廷乐团的厨师的女儿,由于他父亲的私生活非常的丰富,导致贝多芬在娘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被感染了梅毒,这个梅毒是一直伴随贝多芬的一生。

当时因为莫扎特非常红,所以说他父亲也想把贝多芬打造成莫扎特这样的神童,然后就是各种逼他练琴,各种打骂。

但是贝多芬从小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作曲天赋,但是他在这样的打骂、压抑当中,一种非常叛逆的性格就被培养出来了,叛逆表现在什么方面?有几个小故事。

比方说当时贝多芬刚刚来到维也纳打拼,他当时其实非常有幸拜当时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一哥海顿为师,海顿当时代表着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高权威。

可是贝多芬非常叛逆,他觉得海顿教我这些东西都是套路,都太老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所以当时海顿给贝多芬布置了很多的作曲的作业,我不愿意做这种东西,所以他花钱雇枪手写作业搪塞海顿,当然了,后来被海顿发现,所以就扫地出门。

但是海顿人还是不错的,贝多芬当时出道大概是二十八九岁的时候,他是以三首钢琴三重奏出道,还请海顿去听,海顿还非常善意地指出说,你这个第三首先不要发表,因为你这个太创新了,维也纳人他们的品位没有你想象得这么高,他们一下接受不了。

所以贝多芬初出茅庐的时候,他就是不断在向传统挑战,在打传统的脸。

再比方说他的《第一交响曲》,他的开头是以一个属和弦开头。

音乐当中比方说C大调第一交响曲,那你第一个音从套路上来讲就一定是要C大调,因为我是一个C大调交响曲,我要自报家门,我先讲清楚自己的立意,特别稳健,我这个立意立在那儿了,我再慢慢地展开。

贝多芬他不,他一开始来了一个属和弦。

他第一个音是一个问号,这个就很创新,这就是《第一交响曲》,当时其实非常震撼维也纳观众。

所以看贝多芬的一生,他出版的作品只有135首,编号到135,跟莫扎特、跟巴赫都没有办法比。

但是他的每一部作品基本都是里程碑式的作品,他每一部作品都在挑战权威,挑战传统,都在创新。

甚至他到晚年的时候感觉有些用力过猛,太超前了,超前到别人都觉得,你说这大师是不是耳朵聋了,老眼昏花,写出来的音乐都那么怪。

所以说贝多芬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改革者,由于他的性格,由于他的命运的遭遇,他就是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我就是要让世界给我跪,我就是一个革命者,你们这些人通通说得都不对,要让世界听我的声音,而不是让我去迎合世界的品味。

这就是贝多芬,一个非常有血性的汉子,非常有创业精神、创新精神的革命者。

古典音乐史讲的差不多,最后我们讲讲怎么入门。

其实古典音乐根本就不高冷,完全是有那么一小撮、一小批想用古典音乐装,显得自己高大上,就把古典音乐炒得非常高冷,拒人以千里之外,因为它要拉开与听其他音乐,比如流行、听爵士乐的人的优越感,这个差距感。

古典音乐这么难懂,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打开方式不对,我们的观念上有问题。

古典音乐让人觉得高冷,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是一种纯音乐,太抽象了,没有具体表达某一个故事,或者某一个情节内容。

电影音乐你听上去就会觉得那么容易接受呢?很简单,因为电影音乐都是有场景感的,你都是配合着一个电影画面,同时在聆听这样的一种音乐,那一下子就被这个剧情,被这个画面带入进去了,所以说我认为电影音乐很有可能就是管弦乐古典音乐的未来。

前面讲了这么多,其实想表达的就是古典音乐这个东西它其实一点儿都不高冷。然后大家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音乐观,什么叫音乐观呢?古典音乐其实就是那个时候的流行音乐,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流行音乐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这个其实很好理解,这跟我们的社会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是离不开的。

古代的时候要去听音乐会,因为没有留声机技术,只能去音乐会。

古代的那些上流社会、贵妇人、富家的小姐去听音乐会,你得梳妆打扮吧?穿衣服、化妆估计就得一个小时;

然后仆人再端着你的那个大裙子,上了这个马车,颠簸去音乐会,又得颠一个小时;

然后回来卸妆、脱衣服,可能也要脱一个小时,这三个小时出去了。

你说我要去听个音乐会,你就给我听一个四分钟的曲子,那我还不抽你?

所以说在古代音乐会,这一部歌剧五个小时、六个小时非常正常,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留声机技术,娱乐方式是非常整体化的。

就好像以前我们没有手机,我们只能看书,所以看一本书它是非常大部头的;

现在我们都碎片化了,我们有录音技术,所以我们的流行音乐现在是三四分钟,因为我们集中精力的时间,可能就是三四分钟。

所以说在古代的时候,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的科技水平是那个样子,所以古典音乐才会这么长,才会是这样的一种形态。

我们不要把古典音乐过度神化,但是也要承认它是我们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它的经典,它不会被时间淹没,正是因为它的艺术价值,它对人类的启示的价值,最低最低,它的音乐性,它的欣赏性是非常非常强的。

所以我们要抱着这么一个正确的观点去看待古典音乐,我认为这就正确了。

最重要的是古典音乐它确实是一个温暖人心、启迪智慧、造福千秋的这么一个好东西。

相关文章

  • 打开古典音乐

    破除对古典音乐的恐惧和迷信。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德奥音乐为中心。德国,奥地利。 据统计,所有的古典音乐家,...

  • 岁月无情

    听着古典音乐,敷着面膜,阅读简书中的文章,便是周末的正确打开方式。 喜欢古典音乐带来的宁静感,琴瑟和鸣,高山流水,...

  • 35/70 打开古典音乐之门

    在我们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那么,你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呢?你在听音乐的时候感受到...

  • 刻意练习这种能力,你有吗?

    跑步的时候我在听逻辑思维的最新一期节目《古典音乐的正确打开方式》,说到古典音乐,就肯定会提到莫扎特和贝多芬。 打小...

  • 纯粹

    2014年,我喜欢上了古典音乐。记得在刘恩惠的书《将古典音乐入门进行到底》中这样定义古典音乐:狭义上,古典音乐...

  • 民族音乐学读书笔记第二章

    第二章 艺术大师Necdet Yaşar是打开土耳其古典音乐之门的钥匙 作者Karl Signell 我在跟随Ro...

  • 古典音乐的正确打开方式

    今天在逻辑思维上听到90后小朋友严伯钧所讲的古典音乐,大受启发。他把古典音乐分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德...

  • 古典音乐到底是个什么鬼

    古典音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古典音乐”是指“古典音乐时期”, 也就是1750年——1820年间欧洲的主流音...

  • 伟大的古典音乐能带你超越思想,那些电影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里有最普泛、最不易改变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白岩松 也许说到古典音乐,都会觉得古典音乐高不可攀,高深莫...

  • 为什么一定要听古典音乐(下)

    亲民的古典音乐推广者、上百万家庭的古典音乐启蒙导师——刘雪枫,坦言: “古典音乐一点都不难,每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开古典音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bq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