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高中的政治老师曾跟我们说,这三个问题是哲学中的终极问题。我们人活一生或许就是为了用行动来回答这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挺难的,我们终其一生或许都在寻找一个答案:我到底是谁。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他把寻找我到底是谁这个过程称之为“自我同一性”。交友,是寻求自我同一性的重要途径。从朋友的言行反射中,我们更加明白了自己。
前段时间,我读一篇文章《爱你让我变回一个活人》,其中有两个网友的分享,让我颇有共鸣。
秩序感搭建两小时,失控只要 5 分钟。本来在严丝合缝的条条框框里活得超舒服,一遇到对方生理心理都在失控。但依然喜欢这种混乱。因为这意味着,我没必要为了和睦而时刻保持通情达理,也开始欣然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可理喻。我开始越来越接近成为一个“具体”的人。
一遍遍地跟对方解释自己,介绍自己,阐明自己,有些说得通,有些说不通,然后在说得通和说不通之间,最彻底地剖开,直到确认了自己到底是谁。
这两个网友是在讲述遇到爱情之后自己的变化,他们的共同点是遇到爱情之后,他们更加清楚而真实地认识自己了。其实,也不一定是爱情,友情和亲情也是可以帮我们认识具体而真实的自己。从而,在对比和观照中不停地纠正自己。
我以为的我:1、粗心,经常掉东西,每天都在找眼镜或者钥匙,开车不是撞墙就是撞树,或者剐蹭到其他东西,;2、胆小、怕黑怕老鼠怕蛇怕吵架怕爱情怕分离;3、三分钟热度,一会儿热血沸腾,一会儿心如死灰,间歇性亢奋,间歇性神经病;4、贪玩,所有好玩的新鲜的东西都愿去尝试一下;5、爱意泛滥,爱阅读、爱写作、爱女孩子、爱男孩子、爱植物、爱动物、爱生活……
再看看别人眼中的我:
真实的我是什么样的呢?我还真不确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