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合并成立。现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八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七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七个,九个学科的45个一级学科,178个二级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11个学科们的61个一级学科,235个二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业务里,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东南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学校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经历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发展时期,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科系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88年学校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由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大学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现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五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五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个,在八个学科们的34个一级学科,113个二级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十个学科们的59个一级学科,216各二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独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学,被誉为东方的MIT,抗战时期学校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抵御外辱。1956年,中央决定交通大学主体内迁西安出氛围,交通大学西安分部上海分部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同年被列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陕西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八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八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八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八个在七个学科的31个,一级学科135各二级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十个学科们的52个一级学科,203个二级学科有硕士学授予权。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业务里,电气工程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大学,工信部直属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现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三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四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五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三个,在六个学科们的30个一级学科,99,十个二级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十个学科的46个一级学科,190个二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厦门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现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五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五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九个,在十个学科们的37个一级学科,132各二级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11个学科门的64个一级学科,226个二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五个学科入选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史,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规,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一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三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个,在文学们的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11个二级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五个学科们的十个一级学科,3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日语语言文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