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下半场要学会关注更微小的事物,而不是更宏大的事物。
年轻时喜欢关注谁得了冠军,谁赢了,谁当了领导,谁上了排行榜。
到了一定年纪,其实就应该多关心路边的一朵花,感叹:“这朵花好漂亮!”当你能够真正感受到那朵花好漂亮,能够沉浸在那朵花当中的时候,那你就拥有了真正的生活。
还有,就是多思考死亡。电影《星际穿越》就是鼓励大家要抗争死亡,不能闭着眼睛接受死亡。人们对于死亡总有一种抗拒,也有人说自己不怕死。作者认为基本上都是骗人的,不怕死的人是很少见的。
下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死亡,当我们的职业开始下行时,就是在告别了,跟过去的很多行为、事情告别。下行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跟死亡有类似之处。
人们为什么怕死亡?怕的到底是什么呢?主要是怕被遗忘,怕自己不存在了呗。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存在这个状态,我们习惯了有“我”的存在,但死亡相当于现在就告诉你:“你可以不存在。”
那么,不存在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完全不知道呀。所以对于被遗忘和不存在的恐惧,导致人们害怕死亡。那么要面对死亡,最有效的方法是观察它,直面它,不回避,越回避它就会越害怕,你要盯着它看。
怎么盯着看呢?书里有一个特别好玩的禅宗故事:说的是在日本,有一群武士烧杀抢掠,来到了一座山上。那座山上的和尚全跑光了,就剩住持一个人坐在蒲团上打坐。然后武士首领踢开门进去,拔出刀来,冲着那个住持怒吼,说:“难道你没看见,我连眼睛都不用眨就能刺穿你?”大师回答说:“难道你没看见,当我被你刺穿的时候,我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吗?”这就叫作直面死亡。
人生的下半场就应该学会:“难道你没看见,当彻底被世人遗忘时,我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吗?”人最终都会彻底地被世人遗忘,当一个人能够直面“即使我被世人遗忘,我也不会眨眼”时,才是真正具备了面对死亡的勇气。
书里讲到人的两种美德,对我的启发很大。一种美德叫简历美德,一种美德叫悼词美德。
写在简历里的美德,都是跟事业有关的技能,什么学历、职称、获奖情况、做过什么项目等等,简历美德适合人生上半场,也就是一个人需要让别人看到,是怎么衡量自己的工作,怎么一步一步进步的等等
悼词美德挺好理解,在悼词里我们会写什么?这个人是一个友善的人,这个人是一个博爱的人,这个人对朋友总是出手相助……我们赞颂他的这些美德,这就是悼词美德。
如果我们要正视死亡和衰退,我们就需要更加重视自己的悼词美德,而不是简历美德。(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