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在对方犹豫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催促他们赶紧下决定。比如面对犹豫的顾客,要告诉他们“今天不买,以后就没机会了”。
这种招数,对于涉世不深的菜鸟也许有效,但是在到处都是“最后一天大减价”的广告狂轰滥炸的今天,这种伎俩的效果会越来越小。
进一步说,你的态度越是急切,就越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没有选择的,在这种压力之下,由于担心做出错误决定,反而可能会让人驻足不前。对方原本已经站在了十字路口上,你这么一催,他反而可能会往后退。
所以,更好的说法,是告诉对方“放心,现在做的这个决定,你随时可以反悔”,以降低对方的选择压力。如果对方觉得,反正还有后悔的机会,何不试试再说,就很难有拒绝的理由了。
事实上,现在很多商家都推出了“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货”的服务。这种服务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当然是保障客户的权益;另一方面,也是帮助一线销售员推动客户做决定。
以上这段话,没有让对方付出任何不可挽回的成本,所以几乎不可能被拒绝。而只要对方做出了第一步决定,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因为反悔意味着丧失掉他在做选择的时候,已经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对于到手的东西,比如所谓“随时能退”的货品,再想割舍,还要再多做一次决定,大多数人不会有这样的意愿。这也正是为什么就算你提供充分的“后悔权”,真正后悔的人也不会太多。
-
人只要跨出了第一步,通常就不会回头了。但也正因为如此,做决定的时候,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世上没有后悔药。要打消这层顾虑,就要保证对方有后悔的权利。
-
别担心,大多数人并不会真的后悔,因为后悔本身需要割舍已经拥有的东西。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自己实际占有的东西,通常都会估值过高,以致很难放弃。这就是为什么就算商家保证无理由退货,也不用担心亏本。
在没有选择权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会产生负面的应激反应。即使在“谈判”这种很多人觉得本来就应该剑拔弩张的场景里,让对方觉得“受到逼迫”,也仍然是不明智的行为。美国谈判大师戴蒙德(Stuart Diamond)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如果你威胁对方的话,达成协议的成功率,只有不威胁的一半而已。
不过,把选择权完全交给对方,也不一定总是合适的。特别是在需要给对方施加压力的场景里,更是要让对方意识到,自己并不能为所欲为。
比如说,很多人以为杀价就是靠威胁或是撒娇,其实这些方法不是太硬就是太软,前者不给选择权,后者给了太多的选择权,都没有戳中老板的痛点。
“你不卖便宜点,那我就走了!”这种威胁虽然偶尔会奏效,但更多时候,老板才懒得理你。也有人杀价是拼命撒娇:“老板,你行行好,便宜点吧!”老板心情好的时候也许会考虑,不过通常也是无动于衷。
这些说法之所以会失败,其实是因说话要软硬适当、柔中带刚。过于柔软、过于刚强,都会导致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