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古城老街,才发现古城里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巷子。四方井巷因有一方古井而得名。沿着弯弯拐拐的石板路往里走,巷子深处的拐角有一方古井,井内除了有一泓清水,令人诧异的是还有几尾游鱼穿梭其间。
原来,镇远地处湘黔交界处,历来为军事重镇,经常会有一些争战,为了提防有敌方的探子进城投毒,人们就在井水里养上几尾鱼,如果清早看到游鱼无碍,便可放心饮用井水,如果早晨发现游鱼死了,那可就是危险的预警了,这就是“投鱼问信”。
镇远古城里除了有四方井巷、复兴巷等错落相同的古巷弄堂,还留下了许多的古码头,从中可以想象当时作为交通要塞之地的镇远是多么的繁华和热闹。城内的“缅人骑象入黔”雕像,展现的就是当时的边陲重镇镇远,行人如织的盛景吧!
顺着古城老街漫步,两边都是颇具历史年代的古旧民宅,时光也似乎在这里放满了脚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会让人恍惚间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错觉。

走到老街的尽头,赫然可见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桥上还伫立着一栋三层青瓦、八角攒尖的楼阁,这便是祝圣桥。
祝圣桥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因其建在穿城而过的舞阳河上,又名舞溪桥,是由当时的镇远土司奏请朝廷修建的,但后因土司家族的纷争,到了万历年间才开始重修,直至崇祯元年才竣工,前后历经两百多年时间。在清朝最后一次修复舞溪桥时,正值康熙皇帝圣诞,为向圣上祝寿,于是就将舞溪桥改名为祝圣桥了。

祝圣桥上的三层阁楼,又叫“状元楼”。据说是由清光绪年间镇远知府汪炳敖倡捐修的。当时镇远为滇黔学子进京赶考必经之地,故在祝圣桥上修建魁星阁,希望能够魁星点斗,高中状元,所以老百姓又称之为状元楼。
倚坐在祝圣桥上,可见蜿蜒的舞阳河呈S形将镇远县城分成了两面,一面是积淀着浓厚历史印记的古城,一面是渐渐展示出新的发展与活力的新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