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正在研制建设中,计划于2022年前后建成并投入使用。12日,联合国外空司第62届会议期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联合对外公布:来自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首批9个项目,将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应用研究。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通过联合国进行大规模国际合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林西强表示,携手联合国向各国敞开中国空间站大门,是我国航天国际合作的重大开创性举措,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独立发展迈向全球合作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的实验资源将是天宫二号的10倍以上,而且条件更加灵活多样。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吕从民告诉记者,中国空间站舱内舱外均可进行实验,其中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II共设置了16台科学实验柜,舱外设有暴露实验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光学舱,支持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等11个学科方向30余个研究主题的数百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
空间站资源十分宝贵。为提高我国空间站综合应用效益和应用水平,2016年3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签署《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2018年5月28日,双方联合正式对外发布合作机会公告,邀请联合国各成员国参与未来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应用国际合作。
公告发布以后,共收到来自27个国家的42个项目申请。收到申请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空司联合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进行了遴选。最终,太空肿瘤、星云气体的光谱研究等8个项目成功入选。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程之一,实施20多年来,先后将11名航天员14人次送入太空,全面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和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基本技术,验证了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航天员中期驻留等关键技术,为后续建造和运营载人空间站,并向宇宙更深处探索打下了坚实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