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与世界地和而不同
我们在世俗的尘埃中卑微地生存着,我们在艰难地跋涉中孤独地前进着。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既然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与这个世界保持一个完全明确得距离,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的。屈原的这句名言我想对屈原有稍微的了解的人都是知道的。这是一句充满力量的话。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的精神的追求,甚至可以看到屈原作为贵族的一种精神的追求。
屈原的这种追求为我们津津乐道。但是冷静下来思考,我们真的能够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浊我独醒吗?我想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如果说有的话,我觉得那就狼孩这种极端的案例了。可是狼孩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不是人的范畴了。这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的考量,从物质的层次来考量,狼孩没有没有发出人所具有的能力,比如说语言的能力,直立行走的能力等,从精神的层次来说,狼孩没有受到系统的文化的影响,那么他就不能以一种人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认识事物。那么他与这个世界或者说人所定义的世界就格格不入了,他就不是社会中的人了。这一种极端的情况出自偶然的案例,但是绝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鲁滨逊虽然在孤岛上独自生活,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在人类规定的范围内生活的,也就是在人类文化的影响下生活的,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他并没有与社会脱钩。再比如中国的历史上,有一类人,他们喜欢隐居,无论是仕途不顺还是朝代的更迭,他们选择了与当时的社会绝缘,然而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这种绝缘一定程度上的绝缘,他们与社会的对立只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对立。
说了这么多,看似已经跑题,其实我只是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坚持是否可能的问题,也就是坚持是否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的问题。我们总在被时代所裹挟,我们总会身不由己,不由自主。我们也不能与社会完全脱离关系。所以我们的坚持要在意义的范畴内坚持,这种观点或许是功利主义的,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我们是社会的框架之下在思考问题,在办事情。所以,对于坚持这样一个问题,我以为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坚持,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意义的范畴里将自己的坚持进行到底。
寻找意义的范畴
我们总在说,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到希望。我以为这句话是存在着矛盾的,从这句话的作用来看,它与自身的内容是存在着矛盾的。内容所表达的是要我们不要在一最后的目标,或者说不要在意我们做一件事的意义,我们只管做就是了,这是一种非功利主义的观念,但是这句话却给我们带来了意义,所以从作用上来说就与内容向违背了。而从坚持的操作的实际来看,我们也是在意义的作用下,我们才是去坚持的。没有意义导向下的坚持,最终会变得迷茫,变成虚无主义,更有甚者会走火入魔,当然走火入魔是一个很魔性的词,这里用产生心理疾病倒是比较合适的。
丘吉尔告诉我们,三条建议,三条都是坚持,我以为丘吉尔的这个建议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把坚持本身也赋予了意义,把坚持本身也赋予了意义,那么我们在坚持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痛苦。从这一点上来看,则与上文提到的希望与坚持的关系的话语有异曲同工之妙了。甚至是我们国家的一位商业上的精神导师马云也说过坚持的意义,坚持的意义就是看到后天的太阳。而马云的所说的坚持就是在强调坚持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了,也就是在做到与世界和而不同上,如何能把不同做到极致的问题。
寻找意义的范畴更为重要的是,意义能够给予我们以精神的动力,没有意义的支撑,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世界是灰色的,我们的人生是灰色的,我们的一切都是灰色的。而如果我们能够寻找到意义的支撑,我们的生活则是另一种模样,我想在这个维度上,王守仁的哲学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同时意义的明晰性也与我们坚持与否是呈正相关的。如果做一件事是我们唯一的意义的话,那么我想连最愚笨的人也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何以能坚持
作为一个普通人,从事上说,我没有办法说明方法论上的坚持,从经验的维度上,我仅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忍的最高境界是不忍,这句话涉及到了矛盾对立的转化的问题,这句话是高明的,我想想套用这句话在坚持上,坚持的最高境界是不坚持。这句话听起来更像是一种形而上的讨论,听起来让人摸不到头脑。我在想,从我生下来开始,我有没有在做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我想了很久,我发现了很多事情,我都在做。其一是我在呼吸,这是我每时每刻都在做的事情,不呼吸我们就没有办法生存,因此就必须去做,可是我们做起来又是那么的顺其自然,或者说我们已经把呼吸当成了一种享受。
在意义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地去做一件事,当其成为我们地一种本能,当我们不再把一件事当成自己的负担,当我们把一件事的意义内化到我们的身体里的时候,我们也就能坚持了吧。
譬如写作,当真是应该坚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