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尽量客观的想法,无学术价值)
男性尊重女性其实是一件反本性的事。
人类文明史与人类进化史比起来,不过是零星火苗,而在文明史上,男女平等这个概念更是幼嫩如婴。
作为曾经的原始动物,一个部落征服另一个部落,往往都是灭绝雄性,收获雌性作为生育工具。
在基因性别表达上,将雌性完完全全看做一件“战利品”的雄性在延续基因上,有着逆天的优势。
“懂得贪婪残暴”和“懂得顺从接纳”是远古时期流行的生存之道。
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了德行,就要把自己区别于动物,雌雄的叫法听起来比较丢人,我们现在叫人,叫男人和女人。
和以前不一样,我们不需要杀掉什么男人,也不需要掠夺什么女人,那样是会被道德审判的。
我们开始注重文明史的进程,甚至试图反过来用文明史改变进化史,以此来完成自我的救赎。
理论上是可以的,只不过,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远远比几条看起来颇有道德的句子深沉上许多。
因为比起进化史来说,我们的文明还不足以洗涤掉我们身上的“污点”,那就是我们的根,是刻在基因里的表达,但现在不同了,我们要抑制住这种表达。
于是,规则便出来了,其实男女平等这个概念和其他高尚的概念异曲同工,都是在用一些规则限制我们的基因表达欲。
接下来,更有意思的情况发生了,在基因表达和文明规则的冲突下,两者结合成一套虚伪的思维模板,虚伪到我们自己都信了。
男性的想要获得女性这一物品的基因表达,被增加了一层过渡,那就是要获得这个战利品之前,你需要讨得这个战利品的欢心与认可,有的男人做到了,就会被认为尊重女性,其实他是尊重自己的战利品。
自始至终,“获得”这一想法从未在基因中改变,因为我上一段话第一句就定性了,后续都是歪的,一方是基于另一方而生的。
而女性希望自己被尊重她们的男性获取,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然,也有能破解这层谎言的少部分人,同样也来源于基因,为了生存下去,除了基因上的性别表达,基因上的智慧表达的作用更加深远。
没错,我们的文明也正是由这一小撮走出迷宫的人引领前进的,他们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打败了部分基因表达,作出让我们惊讶的革新。
但我们大多数人没有他们那样的智慧,我们只能照葫芦画瓢去学习。
男女平等也是智慧表达之一,然而我们却常常把它使用在性别表达上,换句话说,平等、尊重、自由跟男女关系没有半毛钱关系。
爱情也是基于纯粹的男女关系产生的,一旦两个人相恋,他们会舍弃“智慧”的文明性,只需要“性别表达”的野蛮性。
热恋期间,双方不会考虑智慧,那是留给不坠入爱河的智者思考的。
如果他们失恋了,并不是“智慧”占领高地了,而是“性别表达”失望了。
比如说,男性觉得女性这个战利品不值得他继续获取了(or他已经获取到了但并不满足),或者是,女性觉得这个男性配不上我这个战利品(or她看到了更有能力的男性)。
当一个人在你面前,总是提及尊重、平等、自由,那你们之间是没有爱情的。
这就是大多数人在男女关系上陷入困境的原因,总是离不开追求物品与选择主人。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在平衡男女性别表达的同时,还兼顾男女平等呢?
智慧表达已经告诉了你答案——契约精神。
这也是文明的成果之一。
契约精神可以是承诺,也可以是结婚证书,总归是一个需要坚守的概念。
一段良好上限的、有保底下限的男女关系,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契约精神。
当契约精神被打破的那一刻,一定有一方觉得自己会遇到更好的。
一个人是否配拥有爱情,取决于他们是否会做一个人,而不是做一个纯粹的动物。
总有更有价值的战利品,总有能力更强的主人。
我知道,我们都不完美,我还知道,我们之间的性别表达吸引力正在消失,我们开始看到彼此间丑陋的那一面。
但因为我们曾经的契约,我愿意去寻找不离开你的理由,愿意去克制住我卑劣的本能。
这又何尝不是一句动人的情话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