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焦典访谈)
1
什么是故事法?
今天讲故事法,故事法可以说是一般人都用过的记忆方法,只是很少大规模的运用。
我认为故事法也是最接近理解的一种记忆方法,它兼顾了理解性和记忆性。
方法很简单,就是你根据材料,联想到一个具体的有画面感的情景,或者你将一些关键词图像化,然后将这些图像,根据逻辑、情节以及动作联结,串成一个故事。
2
这7道题,我是这样记的……
1.调查研究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
②制定调查计划
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
④实施调查
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故事记忆法:
我想象的是一个调查记者,拿着羽毛笔(写计划的羽毛笔)在靶子(目的)上写字,羽毛笔掉到木材(材料)的扳手(工具)上,石狮子(实施)咬住羽毛笔,还给记者写报告。
2.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故事记忆法:
领导射了一个靶子到学生身上。
3.社会本位论观点
①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
②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
③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
故事记忆法:
社会猪在吃有须的药,结果中毒,眼球都飞出来掉到脉动里了。
4.学习者(活动、儿童)中心课程论观点
①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②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核心来编排
③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
故事记忆法:
这个让我联想到学习者中心论,就是学生中心论,新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
你可以用一件事的过程来记忆,先有学生,然后学生们搞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活动完了,就积累到了经验。
5.知识(学科)中心课程论观点
①有逻辑
②分科目
③掌握学科知识
故事记忆法:
这是旧三中心论,教师有逻辑的,在课堂上分科目的,教大家象棋、围棋、五子棋(逻辑),然后学生看着教材,掌握了知识。
6.训练原则(煮花生特见效)
①主体性原则
②内化性原则
③特定性原则
④生成性原则
⑤有效监控
⑥个人效能感原则
市面上的口诀是煮花生特见效,每次我都很难还原,所以自己编个故事。训练,我会联想到自己训练记忆时的魔方计时器。
故事记忆法:
一个特工(特定性),内裤(内化性)外穿,手里拿着猪蹄(主体性),用生姜(生成性)把训练教室的监控(有效监控)塞住了,然后边吃猪蹄边一个人哈哈大笑(个人效能感)地玩着训练的魔方计时器。
7.谈话法要求有哪些?
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②要善问
③要善于启发诱导
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故事记忆法:
焦点访谈上(谈话法),主持人焦典,拿着羽毛笔(计划),用准备好的问题,问一条鳝鱼(善问),鳝鱼不理我,我就用手指勾它(启发诱导),它很听话,跟着走。最后,结束了,灯光熄灭,我一个人留下写归纳小结。
欢迎关注原文,微信公众号:焦典访谈 (本文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皆保留有水印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