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运营之光
运营喵必知的产品那些事—3、收集了N个需求之后

运营喵必知的产品那些事—3、收集了N个需求之后

作者: 石头爸爸互助成长圈 | 来源:发表于2020-01-19 23:08 被阅读0次

    上一次分享我们学习了第3-5章,运营喵必知的产品那些事—2、一文看懂用户、需求,从产品概念的提出到用户需求采集的方法以及基本的需求分析方法,今天的分享主要是从到底先做哪个开始到如何做的过程。

    第6章 功能:细化与打包

    6.1一个功能的DNA

    最基础的信息,是功能的描述。必须要让技术同学看了之后,就大概知道要做什么事情。

    主要展开三点:价值评估(表中的商业价值)、成本评估(表中的开发量),功能分类(表中的分类)。

    进一步总结出以下2点:

    价值由产品功能背后的用户需求决定;

    成本由产品功能(解决方案)决定。

    实现一个功能,必须结合这两个条件,综合考量性价比。

    性价比=价值/成本

    6.1.1功能的价值判断

    判断的流程:明确当前产品最看重的指标,考察功能,点对指标的帮助。

    价值评判的三个基础原则:

    广度:潜在用户数*单用户价值,用来判断产品对应的市场容量。

    频度:需求频次*单次复杂度,利用高频低单价需求抓住用户,再用低频高单价需求做利润。

    强度:不可替代、紧急、持久,强度的背后说的就是真实刚需。简单的判断原则:当你没有做这个产品功能时,用户是不是在设法解决,甚至已经在用某种低效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不同阶段的产品看中什么

    产品早期验证阶段更重视""强度"",通过观察留存率来判断需求是否足够强烈。

    产品获取新用户阶段,更重视""广度""。拉新是否顺利,依赖的就是需求和功能覆盖的广度是否够大。

    当用户增长出现瓶颈,就需要开始对产品的用户进行激活,这时候更重视""频度""。让已有用户更加活跃,使用频次更高,贡献更大的价值。

    6.1.2 几个价值判断的案例

    对于功能的价值判断,借助下面两个问题:

    谁的痛,有多少这样的人?(这些人是核心用户吗?人群足够大吗)

    痛有多深,何时会痛?何地会痛多久,一次一次多久?(具体场景典型吗?需求刚性吗?)

    实用工具,如何突破

    墨迹天气,潜在用户数很大,需求频次很高。推出实景功能,和给其他产品引流。

    很多工具都尽力向社区和个性化方向靠拢,都是为了让用户跟自己产生情感。一个产品要大成,靠的就是用户与你产生复杂的积极情感。

    6.1.3 成本评估与性价比

    成本评估

    判断一个产品功能成本,涉及很多方面,有技术背景的产品经理可以粗略评估;大功能细化模块,通过团队默契,评估准确。

    确定性价比

    第1列为功能点,第2列为价值评估,第3列为成本评估,第4列是第2列除以第3列得到的数值。

    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功能的分类和其他的实际情况。

    6.1.4功能分类:KANO模型

    (

    第1类基础功能(基本型需求)。当这类功能没有实现时,用户对产品是极不满意的,但是这个功能做得再好,用户也认为理所当然。

    做法:预留资源搞定它。

    判断方法:主要靠领域知识,两个经典问题:如果产品没有功能A,你觉得如何?如果有了功能A,你觉得如何?请从很满意,一般满意无所谓,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中选一个作答。然后在模型中将两个点连线即可。

    第2类亮点功能(魅力型需求)。当这个功能没有做事,用户并不会不满意或者有问题,一旦有了这个功能,用户会非常惊喜。

    亮点是忠诚度,口碑传播的基础,想要低成本引流,产品必须找到自己的亮点。

    常见的亮点特性:用户没见过,未经市场检验,如果被认可就能获得巨大回报这几种。

    做法:早期优选成本低的亮点,大公司或很厉害的产品,把亮点打造成领跑市场的杀手锏。

    怎么做出亮点,主要对用户人性的理解,因为亮点是用户想不到说不出的,必须领先一步,深刻洞察。

    第3类期望功能,对产品多多益善,选择起来比较简单:先做性价比高的。

    如果只通过简单的和用户交流来采集需求,最终实现了大多数只能是期望功能。必须通过深挖,对人性和价值观的理解来提出亮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功能成为基础功能,行业门槛随之提升,而亮点功能则有可能创造一个全新的增量市场,必须不断创新,对市场进行有效细分。

    第4类无差别功能。做不做用户对产品的感受是没有变化的。通过低成本验证的方法来决定要不要做:先通过人肉跑流程验证,然后用IT系统提升效率,实现规模化效益。

    第5类反向功能。做的越多,用户越讨厌。例如百度广告。因为一个产品的用户是多种多样的,对某一类用户可能是反向的,而对另外一种用户可能是正向的。

    一个KANO模型,往往只针对一种用户,通常是核心用户。在评估反向功能时,需要注意用户的多边性和用户的多样性,通过价值判断来寻找答案。


    6.2 功能打包,确定mvp

    决定下一个版本做到什么程度。

    6.2.1 尽可能多的放弃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让用户你拿着它接触用户,尽早给你用户的反馈,来改进你的产品。和需求采集阶段""尽可能多的采集""不同,这一步要""尽可能多的放弃"",目的都是为了提供更多可能的用户价值。

    发布的频次并非越频繁越好,因为发布本身也要占用时间和成本。越轻量级的产品越容易打包出一个尽量小的mvp。

    不完美的产品先让种子用户去用。

    我们经常听到点带敏捷,试错小步快跑持续交付等这些说法,其实他们都是:尽可能早地改正错误。

    6.2.2案例QQ的MVP

    6.2.3 MVP的限制因素

    不同功能不同对策;基础功能必须做,要留足资源;产品初创期先实现个别低成本的亮点;对期望功能,先做性价比高的;无差别功能无需做,低成本验证出来即可;对反向功能,权衡各方利益后再决定。

    考虑功能依赖关系。

    考虑功能的相似性。

    考虑非功能需求。

    6.2.4 MVP的表达产品架构图

    根据表达的需要,产品架构图可以画成流程图实体关系图用例图等。

    6.2.5功能分分合合的本质

    不同的功能到底应该坐在一起还是分开?主要看不同用户角色背后的自然人重合度高不高,如果高则倾向于同一端搞定,如果不高则倾向于分离。

    6.3 把需求和功能管起来

    该做哪些做多少都想清楚了,mvp和产品架构图也确定了,需要把已经做了的,正在做的,还没做的需求和功能都管理起来。

    6.3.1空间维度功能列表

    表达了某个时间切片所有的功能状态。每一行是一个功能点,每一列是功能的一种属性:模块、子模块、任务描述、Feature、商业价值描述、商业属性、商业优先级、开发量、性价比、备注。

    6.3.2时间维度:需求流程

    从需求到功能的状态流转图,实际上是在管理某个需求的功能的完整生命周期。

    第7章 执行立项,组队与研发生产

    7.1从想清楚到做出来

    关键步骤是需要不停的回溯去验证,而不是step by step。

    7.1.1原型验证与NPS

    确保有的放矢,不要努力的做错误的事。目的:考察用户是否认可解决方案。

    NPS净推荐值,用户忠诚度分析指标专注于用户口碑,在产品早期验证用户价值时,尤为重要。

    NPS = (推荐者数—批评者数)/总样本数 X 100%。

    方法:直接了当的问用户:您是否会愿意将某某产品推荐给您的朋友或同事?根据推荐程度在0~10之间打分。

    推荐者:打分在9~10分之间,是具有狂热忠诚度的人。他们会继续使用产品,并引荐给其他人,帮助产品成长。

    被动者:打分在7~8分之间总体满意,但并不狂热,不会传播,可能考虑其他竞品。

    批评者:打分在0~6分之间,使用后不满意,对你的产品没有忠诚度,可能有负面口碑,阻碍产品成长。

    得分值在50%以上就已经比较理想。如果达到70~80%,这说明产品拥有一批忠实用户。分数太低建议,回过头明确产品定位。

    7.1.2 产品委员会与关键节点

    产品委员会:判断每个节点是应该加大投入,保持投入还是减少投入。参评委员会由相关部门儿的leader组成。

    7.2 立项,搞定各种资源

    人,就是团队组织;物,政策,支持资金等

    7.2.1关于人团队组织

    一群人到底为什么要聚在一起做一件事?只有想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搭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组织形成的三种动力:权利,利益,共识

    7.2.2关于物:政策资金等

    MRD:市场需求文档,描述问题及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以及解决方案。

    PRD:产品需求文档,描述产品功能怎么做。

    主要包含内容:

    Why: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

    What:产品mvp包含哪些功能题要做什么?

    How:项目计划及风险对策等

    MRD写得好,意味着各种准备工作做得到位,最终能获得各种支持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7.3组队聊聊初创团队

    7.3.1如何快速知己知彼

    在非工作地点,非工作时间沟通更容易敞开。

    话题:为什么要来这个团队,对一年后收获的底线预期,个人对团队的帮助,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项目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图是继续暴露问题,前提是沟通气氛到位。

    结合以上问题,由团队提出非业务层面的改进方案,核心不要超过3点。

    7.3.2小团队的沟通协作

    选择合适的沟通工具;线下沟通效率高于线上;可以根据事情的重要和经济程度灵活选择沟通协作方法。

    7.3.3小团队与大公司的区别

    初创公司组织架构应该以目标为中心,大公司以流程为中心。

    7.3.4借助第三方力量做产品

    多研究市场是不是已经有现成的服务,避免重复造轮子。

    用人上"为我所有不如为我所用";分享、座谈、咨询、外包4种方式。

    7.4研发生产时我们做什么

    原型验证完成,产品委员会评审通过要尽力立项,需求开发测试发布其他环节,然后拿出来产品找用户验证,最后做项目总结。

    把控三件事:1是文档管理,2是流程管理,3是敏捷方法。

    7.4.1产品经理要不要懂技术

    一底线是可以和技术人员无障碍沟通,并不要求你会写代码。

    二多向技术伙伴请教,自学一些技术知识。

    三根据所负责的产品决定要懂哪些技术,懂到什么程度。

    四特别关注技术方案与业务场景的关联。

    7.4.2如何做一个让TA们讨厌的人

    开始实施之前:不说清需求价值,不去想功能细节,帮技术评估工作量,逼着技术团队承诺。

    实施过程中:做了一半改需求、开发过程中消失、过度关注事件细节。

    产品发布之后:发布后没有反馈、任务无节奏感。

    全程适用:优柔寡断无决断、报喜不报忧、不要把他们当人。

    下一节,我们将进行第8-12章的学习。

    传送门:

    运营喵必知的产品那些事—1.职业演化和关键词

    运营喵必知的产品那些事—2、一文看懂用户、需求

    运营喵必知的产品那些事—4、成长与进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运营喵必知的产品那些事—3、收集了N个需求之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sd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