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为什么说在线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为什么说在线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作者: 简千禾 | 来源:发表于2016-10-09 10:38 被阅读291次

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创业时代,在在线教育成为全民高潮的今天,你打出这样的标题,什么意思?

我很肯定地说,没有想哗众取宠,这只是我的一点小小感触。显然,这篇文章会招致很多非议甚至谩骂,但文章的受益者,就是广大的家长和学生,会有另一种感受。

笔者是个老师,因为生病,在家休养了快一个月。因为笔者带着几个学生团队,一边教一边做,同时进行几个项目,一直关心团队的进展。事实是,我在眼前的时候,团队进步非常大,不在的时候,团队则停滞不前。同样的语言,面对面的教,面对面的安排,与在电话里传达,以及在互联网上写非常详细地说明,起到的效果却完全不一样。团队是我一手带出来的,我深信这些孩子们想把事情做好。团队也是我教出来的,但面对面地教和电话网络教效果截然不同。这问题出在哪里?

罗振宇在罗辑思维里提出过一个“八分之一秒”的概念,他说得太精彩,我原文引用:

“八分之一秒是什么? 是指地球最远两端光速的或者电波传输的这个延时效应。我们知道光速是宇宙间的第一常量,是人类文明和科技,不管怎么跨越、怎么发展,你永远跨不过去的一个门槛---八分之一秒!也就是说,只要你通过电脑、电波、无线互联网等等,你进行联系,八分之一秒,它永远存在。要知道所有精细的体验,当有这八分之一秒延时的时候,都会崩溃。比如说谈恋爱,比如说重要的商业谈判,比如说朋友之间的把杯言欢,你说,像这样的东西,我们能靠一边聊着QQ,一边完成那种精密的人性之间的贴切吗?”

罗振宇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无论怎样快速的网络,也不及人与人当面交流。这就奇怪了,罗振宇一边高歌鼓吹互联网让人类的所有协作简单,另一方面又说八分之一秒不可跨越,岂不是自相矛盾?

我起初不理解,慢慢地,就觉得有意思了。八分之一秒,代表的是人与人的情感交流。这是一个时空纬度,时间和空间高度统一的时候,情感交流才能形成事实。画外音:“请说人话!”哦,其实我想说的是,人与人的协作并非机器与机器的协作,人与人的交流需要的不仅是效率上的协同,还需要实时情感上的共振,这个,八分之一秒之外,真没有。

情感上的共振,并非只是强烈情感的表达,恋人面对面的呢喃耳语是最强烈的感情碰撞,但事实上即使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与人的交流,都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情感交流。比如,你想喝杯咖啡,与售卖人员的几句交流和你面对外卖软件点咖啡感觉完全不一样,你面对清洁工,很善意地把一件垃圾扔到垃圾车里,和你在网上当键盘侠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这没跑题,这就开始解释为什么在线教育不是教育?

首先,在线教育蕴含着教育元素,在一定意义上,非要说在线教育是教育,我也没法反对。但请注意,这有严格的前提,就是受教育者是有着高度自律性的少数精英群体。面对浩瀚的互联网,参加一个在线教育项目,能真正学进去,参加进去的人,在人群中只有极少数。君不见茫茫慕课,天文地理穷极宇宙,真正参加的人员却寥寥无几。君不见到处是公开课在线培训班,但交了钱的和不交了钱的,大部分都是为了要一个急功近利的证书。

参加在线学习的人在增加,这是事实。但是,真正参加在线项目,并能真正认真学习的,不管是在校生还是社会人士,人数都少之又少,只是少数精英,算不得主流。你得拥有何种自制力,才能参加一个在线学习项目?请注意,偶尔打开一次在线课程,或者为了匆忙考个证书参加几节课的人,不在精英之列。还有那种考研班,放的都是名师视频,几百上千人挤在一个教室,这不是纯粹的在线教育,更谈不上精英(这个后面还要谈)。

所以,如果说在线教育是教育,只在极少数自制力强者那里能实现,但这数目太小了。

其次,就是火起来的中小学在线课程,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无论是一对一英语辅导,还是针对中小学课程的专业辅导,广告里把在线教育描绘得花团锦簇。事实是:

一对懒家长,以为给孩子花了大价钱,够买了很牛很久的在线课程,孩子的成绩就上去了。事实上是,如果他们不看着,孩子在想办法偷偷玩游戏;如果他们看着,孩子有的算是乖乖学习了,但还有很多人在心不在,不学。

而真正学习好的小孩们,几时见过他们用在线学习?电脑手机平板其实都是祸害,学习好的孩子,他们把心思都放在线下已足够,线上顶多是查查资料——在线学习能提高学生成绩?这种美叫广告的美。

怎么样让孩子学习好?当然是习惯的养成。怎么样让习惯养成?在孩子最初的阶段,家长的陪伴必不可少,耐心地陪伴和辅导,直到帮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乐趣,直到孩子自己喜欢学习。这个时候的孩子,只要自己想学,就一定成绩好,和在线学习没半毛钱关系。

那孩子学习不好,怎么提高?家教啊!一个在线学习的课程和一个活生生的家教老师相比有什么不同?答案是大不同。在线学习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线学习只是机器传递信息,家教却是能用自己的知识和情感在传递对孩子的关心。

可不可以这样,给孩子购买课程,然后家长看着学习?

懒家长的想法,当然可以。不过,不知道这是在糊弄谁,暑假玩玩可以,平时还是劝君谨慎。其实,这可不是纯粹的在线教育,这实际上还是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的结合。

最后,就是大学生。

参加在线教育的大学生有几个?能拿到慕课证书的大学生有几个?

参加一对一在线英语培训呢?如果不是心疼花出去的钱,有几个大学生能坐下来认真地参加在线一对一?

网上课程千千万万,慕课,公开课,云课堂,优米网,商学院等等,见过几个主动去学习的?

你说的不对,教育领域在发生最根本的变化,大学都在慕课化了,这是未来!

没错,这是未来。这就要说到核心的问题,究竟怎样的在线教育是教育?

我所能预测的答案是,线上+线下,才是教育,才是未来。纯线上课程,是自欺欺人。

没有课堂管理,没有师生交流,没有同学讨论,没有课堂上大大小小的趣事,这样的课程,只是给机器人上的。八分之一秒的距离,不可逾越,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线教育不可能。未来的靠谱的在线教育,一定是教育资源标准化——那些牛气的名师,他们将活在屏幕上,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名校,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但是,课堂仍然是存在的,除了线上的老师在讲,一定需要线下教师。教师至少要担当一个助教工作,要负责学生课堂的管理以及交流互动。

这就说得通一件事了,现在的考研班,包括一些雅思班、四级班、考证班,主讲教师都是在屏幕上讲课,但线下一定有老师具体安排学习生活。其实,这在罗辑思维也说过,这叫社群化学习。

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选择线上教育的时候,也应该明白,线上教育和冷冰冰的书没什么本质区别,即使是最幽默的老师,也需要家长陪伴着一块学,匡正孩子的行为,解读所教的课程。其实家长不必教孩子,陪伴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这是单纯的线上教育不可替代的情感功能。

综上,在线教育并不是教育,它只是一种教育资源。真正的教育,应该尊重人性——人是一种是一种情感性动物,需要情感互动,需要社会化接触,换句话说就是教育需要情感交流,需要社群化学习。很少有人能对抗人性,你说是不?所以说,在线教育,真不是教育,想把在线教育等同于教育的人,要谨慎,这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说在线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up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