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豆瓣短评所言,这本书是一场“思想盛宴”,此书是今年为止读到的最震撼我的书。本来以为这本书是心理学书籍,没想到却大篇幅涉及了博弈论,让我感受到博弈论的魅力。
这本书颠覆了我以往20年所接受的想法:情感不利于做决策。相反,"情感是协助我们进行决策的机制",情感和理性一样,有利于人作出决策,有时候前者反而更有效。
理性
开篇作者关于理性的定义的讨论就让我耳目一新,我从来没有认真去思考过理性的定义。
定义一:假如就某人所知,他/她所采取的某项行为为其带来的物质利益(或回报)没有其他行为可以比拟,该项行为即是理性的。
定义二:假如就某人所知,他/她所采取的某项行为为其带来的益处(或福利)没有其他行为可以比拟,该项行为即是理性的。
定义三:假如根据行为发生时的主要情况,某人所采取的行为为其带来的进化优势没有其他行为可以比拟,该项行为即是理性的。
理性到底是什么,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却给读者留下了思考。
理性情感
本书中最重要的概念莫过于“理性情感”,作者举了一个航班延误的例子来说明“理性情感”的作用。
我的感受是,理性情感更像是封装好了的理性思考。面对决策时候,而无需再次经过一系列思考,而可以直接使用。类比于编程,有很多预设的函数,这些“函数”,是经过漫长的进化预载在我们的大脑之中的。当我们编写程序时候,可以直接引用,兼具“速度快”和“通用”的优点。
譬如书中作者一开始所举的依靠栏杆的例子。
作者面临的情景:依靠栏杆远望
为了强化这些感受,我紧紧抓住悬崖边的栏杆,探出身子,想更清楚地观看悬崖下的海湾与浓情厚谊的婚礼。突然间,我感到那细细的栏杆——防止我直接坠入身下深渊的唯一障碍物——晃了起来。"
作者受到情感做出的决策:因为恐惧而离开
刹那间,我的感伤之情被强烈的恐惧取而代之,吓得我立刻离开了栏杆。
这种决策方式的好处:有利于生存
所倚靠的栏杆开始晃动的时候,我没有感到恐惧,我很可能会继续把身子探出去。最终,栏杆一散架,我就会掉下去,摔死在悬崖脚下。
或者,假如我摔下悬崖却侥幸活了下来,但心无悔意,这种教训或许就无法铭记在心里。
如果依据理性作出的决策:经过一系列思考而判断是否离开
从某个角度来讲,悬崖边的栏杆开始摇晃时,我心里出现的恐惧感是多余的。
假如我认真计算过栏杆能承受的体重上限、悬崖高度和从悬崖顶上摔下的全部后果,我根本就不会去倚靠这个栏杆。
然而这种决策方式带来的坏处:由于速度慢而降低生存概率
但在此情况之下,我的情感机制反应迅速,效率要千倍于理性机制慢条斯理的审时度势。单凭理性救我的命,很可能太慢而来不及。
由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理性情感参与决策的好处:速度快且有效。而且这种情感是共通的,在社会交往中对于涉及他人的决策是也能够使用。
这是一本关于理性与情感的书籍,信息量很大,读的时候多次停下思索。写到这里,才涉及了本书的第一部分。下篇继续讨论书中涉及的博弈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