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的一年》,初看这个题目时,我被它骗倒了,我以为是如同《瓦尔登湖》似的随笔,没想到是一本长篇虚构小说,故事的结构新奇,精彩程度也超过了想象,让我恍然间有种幻觉:书中的人物活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活了很久很久。
由于一场交通事故,特德和玛丽恩的两个儿子丧生,本以为是个简短的故事,没想到由此展开,竟然洋洋洒洒写出了几十年的长篇,故事一环接着一环,一个故事快要结束,你以为整本书可以收尾了,然而却是另外一个故事的开始,直到刚出场时的主角从三十来岁都已经步入古稀之年,才总算有个圆满的结局,毕竟人生就是这样:一旦开始,就只能等时间给它画上句号。
抛去故事的情节,小说的叙事手法也足够精彩,如炫技般的写法让普通读者根本看不出作者使用了什么招数,但就是忍不住的想继续读下去,一探究竟。这让我想起了在羊肉面里放大麻的摊贩,这对读者是一种致命的吸引力:太鲜了。
爱看故事的人,在书中看到的是一个个连环精彩的故事。爱看性描写的人,看到的是青春萌动的荷尔蒙。写作者看到的是教科书似的写作技巧。
而我由书中可看出婚姻对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意义不同,美国人会把感情作为婚姻的基础,当特德和玛丽恩感情破灭时,就会选择离婚,云淡风轻。但在中国,婚姻除了因为爱情,还有经济方面的考量、两个家庭的结合。于是在中国离婚其实更困难。相比之下,我更希望婚姻不要承载这么多的意义,与其追求更低的离婚率,掩盖社会不和谐的真相,不如让每个灵魂自由一点。
书中的玛丽恩,经历了丧子之痛后,隐居几十年不与女儿相见,看似太过残忍,我却能理解这种心情。眼睁睁目睹两个儿子死于车祸,如果没有经历过,就不可能知道她承受了多大的痛苦。是不是还想继续活着照顾别人,即便是女儿的感情。毕竟连自己都不爱了,你却告诉她,要继续热爱生活。
就像很多人说阻碍我成为XX的,只有懒了。阻碍玛丽恩回归生活的,也只有懒了,这个懒,是心灰意懒的懒。
而特德呢,可以不爱妻子玛丽恩,到处风流。特德想和妻子离婚,争夺女儿露丝的抚养权。虽然看似洒脱,但是却无端的对露丝寄托了太多的感情。当露丝目睹他和汉娜偷情而不原谅他的时候,特德就立刻自杀了,为什么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而对自己的妻子总是挑三拣四。想分就分,想离就离,特别洒脱呢?因为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是强加的,不管你愿不愿意。上天注定你们这辈子永远血肉相连,但是妻子和丈夫就不一样了。既然萍水相逢,也可相忘于江湖。所以不爱了,就会一笑抿恩仇,大不了离婚而已。子女却和自己血脉相连,无法选择和平分手。于是永远牵绊。
这让我想起以前很有意思的一个小调查,研究员发现,往往是父母介绍的对象,离婚率更低,而自由恋爱的离婚率更高。因为父母介绍的对象仿佛拥有了宿命中注定的潜质,亦或是无法违抗的命运安排,既然是命中注定,那就坦然接受这个设定。一旦双方有什么矛盾,都会努力磨合。但是如果是自由恋爱,就不去珍惜,一旦出现矛盾,就会互相埋怨,认为对方失了自己原本的期望,所以更容易分手。由此可见宿命的影响力,而子女与父母的缘分,就是宿命的选择。
从书中能看到社会的千姿百态,各人不同的生活,你会宽心自己贫瘠的生活也有了些许的慰藉。当小说家,可以幻想更好的生活,当然也可以想到最坏的。无论如何,他都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无味。而读者也是,即使我们生活平凡,但是我们可以在想象中得到位置。即使你整日忙于无聊的工作,要见你不想见的人,但是在书中,你可以遇见自己想见的人。并和他们产生共鸣。
小说家用写作来抵抗生活的无聊,读者用阅读来抵抗无聊的生活。这就是我为什么在工作之余,读那么多书的原因。读书对我是一种馈赠,而不是消耗了我无聊的生命,它会让我丰富起来,遇见很多不同的人,并参与到他们的生活当中。当我读的书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就越沉溺于书中无法自拔。以至于工作的时候会觉得很痛苦,所以会越来越喜欢业余时间。并且逐渐想把它发展成为爱好和谋生的手段。有人说不应该在爱好中挣钱,应该纯粹享受其中,我不这么认为。用《小狗钱钱》中的一句话说:“为什么不能从爱好中挣钱呢?”完全可以,这样会让我们更加爱自己所做的这些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