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非常知名的。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些学、立似乎跟我们生活中说的学习知识,立起来差不多,但是仔细想想,似乎又不太一样。毕竟孔子是公元前的人,他的处境跟我们有所不同,我们来仔细思考一下他的这些经历。
“志于学”这句话是代表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着力于学习,但是这个“学习”跟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可能是两码事,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是老师把知识传授给我们。而孔子是在与别人的对话中领悟到了一些道理,所以他就经验丰富。他把在生活中体会到的经验总结起来,自己思考,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而让孔子进步了。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方式。其实我个人感觉挺不错的,很多人都是在实践中总结了经验,于是就变得越来越聪明,孔子也是这样。他结合自己的思考,每一次实践都有了想法,所以他才会变得越来越厉害。
然后他三十而立,这个“立”似乎是我们说的“立起来”,但是真的完全一样吗?是不是就要来看看:
我们说的“立起来”就是指的一个人,可以自力更生,独立生活了,而这里指的立有没有自食其力的意思呢?当然是有的,因为自食其力也是一种能力,每个人都需要有,肯定有这个意思,需要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但是,当我们有些人博士大学毕业了之后,能力是立的起来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人格一定立起来了吗?不一定。
能力立起来的人,其实精神人格不一定立的起来,这是两码事。而孔子的精神人格立得起来,所以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毕竟能立的起精神人格的人可是很厉害的。然后他四十而不惑,这个比较好理解,他不为社会上的其他东西诱惑,不会轻松去做官,也会远离一些腐败贪官,这种精神也是比较可贵的。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这个“天命”就很重要了,天命指的就是一个人的归宿、责任,他之所以为人必须要去做的事情,这也是他自己能领悟到的。但是我们现在有许多责任都是被动的责任,都是在接受命令之后才去做的。有些人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只知道盲目服从,但是孔子他们是真正自己领悟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在这世间的责任,这一点真的非常令人敬佩,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的意义。
孔子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耳顺”这个词,听起来很像是“耳朵好,什么都听得见”的意思。确实差不多,孔子很谦虚,对别人的每一条建议都抱着诚恳的心态,不管别人的建议好不好,他都会自己去思考,好的建议他还会采纳。有人提出的建议不好,他也不会生气,因为他认为,对每一个人的建议都不应该太早下定义,不然很多建议都会听不进去。孔子却很谦逊,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聪明,并不觉得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意义的,而且就算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他还是愿意去提升,这一点“谦逊”可是很令人敬佩啊。那么他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意思呢?从心所欲意思就是说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比较自由,但是这种自由跟“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是不同的,这种自由是精神上的自由,说明你不被低级需求所控制着。而“不逾矩”的意思就是不触犯规则,也就是自律。孔子在自由的基础上自律,在自律的基础上又自由,处于两者之间,很可贵的品质。
孔子谦逊,自律,自由,有责任,精神人格还立得起来,那么他真的是一个伟人。他能成为一个伟人,这些因素绝对是少不了的,正是因为这样,孔子才会让我们刻骨铭心。像这种伟人,看似离我们远在天边。但如果你勇敢地用脚步去丈量它的路程,用勇气去探测它的深度,那它就近在眼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