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一号人物刘备,其前半生颠沛流离,四处依附。但是,他在南阳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任军师后,如鱼得水,如鸟投林,一顺百顺,最终人生成功逆袭,完成大业。
其实,诸葛亮让刘备站稳脚跟的三次战役都离不开“火”。第一次:火烧博望坡,使夏侯惇、于禁、李典统领的十万曹兵所剩无几。第二次:火烧新野,并水淹曹仁、曹洪的十万兵马。第三次:火烧赤壁,使曹操亲率的八十三万大军惨败。后来,人们将这三把火称:新官上任三把火!
一千八百年过去了,赤壁古战场遗迹荡然无存,连具体地址也有争议;火烧新野的地址无争议,但历史痕迹较少。只有位于方城博望镇的博望故城却尚存,历史遗存颇多,很值得一游。
2019年8月3日,酷暑时节,天气干热,我们兴致勃勃地去社旗西四十公里外的博望故城参观。
天气预报说,我们今年遇到的是一百四十年来最热的夏天。
尽管博望镇的黄金梨早已名声在外。但是靠近南阳月季大本营——石桥镇的地方,月季基地却是一处挨着一处。看来“近朱者赤”,一点不假。
在博望镇区西侧不远处,一泓鸭河水正源源不断地流入大片的玉米地。看看别人家的庄稼在舒枝展叶,想想老家社旗东大岗的地里一片焦枯,望望头顶赤日炎炎,心头愈发沉重。
在水渠闸门的路对面,赫然立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书“博望坡”三个大字。在石碑北边二百米处,传说中的三国古柘刺树遥遥可见。
细看石碑上记载的内容,分别是陈寿的《三国志》和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内容摘要。二人的记述,细节尽管不同,但火烧博望的主要过程是一致的:刘备依附刘表后,屯兵新野,北拒曹操。正是在这博望坡,诸葛亮的一把火让曹操骄横的十万兵马丢盔弃甲,打破了曹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古柘刺树一老一小,并肩而立,位于水渠北边大片的玉米地里,树旁有小水泥路和大路连接,便于游人参观。
为保护古树,四周建有铁栅栏。树西侧有香火池,可见人们早把千年古树奉若神灵。
走近细看,古树伤痕累累,锈迹斑斑,当地人说古树在二十年前已经枯死。这么多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雷劈电击,但树体不腐,令人称奇。
更奇的是,老树旁生有小树,虽碗口粗细,据说树龄却有二百多年了。
树上挂有标牌,文字如下:
此树是三国时期博望坡古战场遗址尚留存的唯一一棵柘刺树,位于博望村西侧,树高5.9米,直径0.7米,树龄1800多年,树冠呈品字形,虬枝盘旋,木质裸露。
据《三国演义》,曹操大将夏侯惇驻守博望屯时,屯外栽满了柘刺树和陈刺树,鸡犬难入。墙高15米,宽25米,墙外还挖有护城河,由于防范措施严密,刘备一行攻博望久攻不下,后诸葛亮围城观望,忽生一计,便令将士搜集草籽,拌泥成丸,用弓箭射入柘刺林,当年夏天雨水充沛,林内草长得非常旺盛,待秋后,草木皆枯,昼风既起,夜风愈大,诸葛亮令将士用火箭射向柘刺林,博望屯瞬间化为灰烬,仅留下一株柘刺树。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赞道: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博望镇新街在镇区东头,老街在西头。在老街的西侧有一村庄叫博望村,千年前的博望故城基本和今天的博望村重合。
博望村四周有古寨墙,其中村北的寨墙保存得最好,高近一丈,长千米有余。
村民在寨墙上下遍植高大的白杨树。树的间隙里,野草无拘无束,肆意生长。谁能想到,这里在千百年前是一片刀光剑影,烽烟四起。
一战成名的光环下,湮没着双方战士们的累累白骨,自古如此。
离北寨墙不远,靠近村中心水泥路位置,有“一步三眼井”,传说是三国历史遗存。
据说当时天旱少雨,博望城内其他井水咸涩不能用,仅此井水质清澈甘甜,导致用水纠纷时常发生。
后来曹军败退后,驻守此地的关羽也无计可施,只好给远在新野的军师诸葛亮写信求计。
孔明毕竟足智多谋,他让关羽命手下:在水井口盖上一块凿有“品”字形的石板,形成三个井口。井水一眼官用,一眼民用,一眼兵用,故称“一步三眼井”。
从此再无纷争出现。官、兵、百姓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为了保护这一古迹,当地政府于2003年9月在此立碑撰文,为参观者解疑释惑,诉说此井的来历。
热心的村民告诉我,在一步三眼井东南三四百米处,是博望故城的另一个著名的历史遗存——张骞桥。
在考察张骞桥时恰好遇到了住在桥西边的王振祥老人,他今年八十三岁了,但身体硬朗,说话思路清晰。
我恭维老人精神头足,又亲热地称呼他大伯,告诉他比我父亲还长两岁,并说明了我的来意。
老人一下子来了兴致,彻底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他从小在桥边长大,对桥的每一块石头都了如指掌,对桥的感情,好比多年的生死之交。
这是一座三孔石桥,宽5米左右,整体跨度20米左右,全部用石材建成。毫无疑问,在古代,这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桥面全部大青石铺砌,老人说上面的一道道沟槽都是古代来来往往的独轮车留下的印迹。
桥下的这条河,老人说叫白条河,但是本地人都叫作老街河。桥东头立有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望故城”的石碑,公布日期竟然是1963年。
桥西头的石碑上,正面写“汉故博望候张骞封邑”。
老人说,博望先后为侯国,为县,为屯,为店,为驿,为镇。
据记载,西汉时,著名外交家、探险家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功勋卓著,被汉武帝于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封为“博望侯”于此,取其“广博瞻望”之意。
“博望”之名,由此而得。
石碑背面是有关重修博望桥的记录。
老人说这老街河上最先是一座破破烂烂的简易木桥。博望侯张骞在这里受封后,看到两岸百姓来往不便,就拿出朝廷给自己的部分封赏,修了一座规模不小的石桥,后人称其为“张骞桥”。
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古桥是唐代重修的,当时的监工是名将尉迟敬德,就是过年时大家常常贴在门上的“门神”敬德。
由于尉迟敬德性情暴烈,刚正无私,严格要求,这千年古桥至今还在无私奉献,发光发热(1987年曾修缮过)。
现在好多小区的工地上都有“千年大计”的招牌,比比古桥,不知道开发商会不会脸红。
古桥两侧的栏杆上镶嵌有36幅有关张骞历史生平的仿汉白玉画像。老人说这是三十年前修缮时重新设计安装的。
其实在修缮前,两边的栏杆上镶嵌着十八罗汉石刻,所以当地人又称此桥为“十八罗汉玉石桥”。
十八罗汉石刻哪里去了?
老人说原来桥底下还卧有一巨大的石人,呈安睡状,当地人称为“石人大睡觉”,寓意石桥将永远安安稳稳,高枕无忧。但是在四十年前,“石人大睡觉”却神秘地失踪了,估计是被文物贩子偷走了。
为了防盗,在三十年前修缮石桥那次,上边干脆把桥栏杆上的十八罗汉石刻弄到南阳卧龙岗保护起来了。为了表示所言不虚,老人说他每隔几年都要去南阳卧龙岗看看十八罗汉。
我半信半疑,但最后感觉老人说的也许有道理,因为南阳的卧龙岗确实有两个金字招牌:一是古树多,二是古碑刻多。
老人还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桥边还有一通唐代的古碑,记述了当年张骞和尉迟敬德修桥的过程,可惜慢慢也不知所踪。当年日本人和国民党部队都派人追寻过该石碑,但都没有找到线索。
为啥又叫玉石桥呢?
老人说在唐朝建桥那次,由于南阳玉矿多,人们没把玉料看得太金贵。匠人们无意中在石墙里竟然砌了三块巨大的玉料,就在最西侧那孔的石墙里!
我好奇心高涨,央求老人带我下去,看看到底是啥玉料。由于今年夏天雨水稀少,河床基本干涸。这让古桥的风采得以完全展露。
在桥的南边,桥身东西两头都有石阶,方便人们下河取水。
桥两头的南北两侧,都有许多伸出桥体几十公分的石榫,老人说这是当年建桥时预留的伸缩空间,可以防止桥体因长期张力而变形。
在桥的南边仰视,古桥尽管满身沧桑,连石缝里都长满了小树,但依然巍然屹立,霸气十足,像一位威武刚毅的老英雄。
在桥的下游,乱石堆积,其中不乏古石材。
我问老人当年的“石人大睡觉”是不是被大水冲走了,老人坚定地摇了摇头。
走近古桥,发现了桥身有很多精美的石雕,经年的风吹雨打遮盖不了最初的雍雍华贵,也许这就是大唐遗风。
老人说他小的时候,桥上的石雕更多,比如麒麟、狮子、大象、奔马、各种人物和花鸟虫鱼,几乎无石不雕。
乱树丛中,掩藏着龙首和龙尾。龙首虽有残缺,面目却深藏霸气和狰狞——张须露齿,怒目圆睁,让人胆寒。
寿桃却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了。
进入桥洞,看到了固若金汤的桥墩。横排的条石和竖立的石滚交错砌造,从物理学角度看,古人已经把受力分析研究到了极致。
在桥下仰视桥拱,灰缝严实,工艺规整,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的勤劳和智慧。
自古以来,我们就是一个不乏大国工匠的民族。这次中华民族赶上了工业化的列车,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终于在最西侧的桥洞里看到了三块玉料,十八罗汉玉石桥,果然名不虚传!
重新站在千年古桥上,感受时空穿越交替,仿佛听到了古时的人欢马叫,驼铃声声。
临别时,老人说这桥在当地还有一个出名的典故,叫“石头大开花”。
原来在解放前,桥的东西两头分别建有阁楼式牌坊叫“东阁”和“西阁”。其中东阁牌坊尤其雄伟,共三层,高数丈。第二层供奉道教诸神,香火旺盛。
更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东阁牌坊的底部,镶有一面三平米左右的石碑,上边刻满簇簇花朵,寓意花团锦簇,锦上添花,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石头大开花”!
可惜,破四旧时,东西两阁都被打砸一空,荡然无存。
老人看我一脸失望,安慰我说:如今这“石头大开花”还有个边角,如今被放在桥正东二里地外的三元宫里。
我顿时精神抖擞,告别可亲可敬的振祥大伯,赶紧向三元宫进发,只为看到千百年前那刻满花朵的神秘石碑。
三元宫坐北朝南,院子前边有护城河缠绕,河上有造型别致的石桥。
在宫内左右寻找,原来“石头大开花”仅存的那个边角正默默地蹲在前殿的墙角处!曾经光彩摄人的“百花争艳”就剩了一朵可怜巴巴的小花骨朵。
如果工作人员不介绍,我根本不相信它曾经有过无限的荣光。伫立在这古石材前,我内心隐隐作痛,祖先留下的多少艺术瑰宝,顷刻之间,都灰飞烟灭了。
中殿就是三元殿,敬奉天神、地神和水神。这里被称作三元宫,缘由于此。
中殿的对联很有意思:天之高,地之厚,水之深,悬覃三界;赐其福,赦其罪,解其厄,德被十方。
中殿院里古碑众多,有的被丢弃在荒草中,有的横卧在菜园里,似乎告诉大家这三元宫虽是几十年前重建的,但文化底蕴却不浅。
立在中殿前的几通古碑,刻的文字几乎被风雨磨平了,无法辩识,应该价值不菲。
有一块古碑这些天正在被当地人敬作神灵。上边有张骞和随从的雕像,有“颂声载道”的字样,有张骞从西域带回的石榴、核桃、葡萄和西瓜等瓜果的图样……
让人称奇的是,在张骞雕像的旁边,竟然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马蜂窝,附近,成群的马蜂来来往往,丝毫不怕人……
张骞“蜂”侯,看来,天意不可违啊!
中院里西侧配殿是张骞祠和关爷殿。
张骞祠原来是一处独立建筑,旧址在东阁牌坊的东北不远,也是在几十年前被毁坏了。
但是博望人民敬拜博望侯的习俗,千百年从未改变,所以张骞祠如今被临时设在三元宫内。
后殿是三清殿,虽然是新建的,但建筑风格和整个三元宫高度契合。
护城河、石桥、山门、前、中、后三进院落以及配殿,让三元宫建筑群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这里,不但是附近道教信徒的祈福纳祥之地,更是附近群众敬拜汉博望侯张骞的天造地设之所。
三元宫的工作人员说,博望周边古迹还有:敬奉张骞汗血宝马的白马寺,刘备的观战台,夏侯惇屯兵的城楼,曹操望梅止渴的梅林铺、曹操“割发代首处”的灵龟铺,黄忠故里夏饷铺(也是夏侯惇发放军饷的大账所在地)……
可惜,夏天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不知何时,天际早已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一场暴雨马上来临,这些地方只能下次再见了。
干涸的大地马上普降甘霖,博望侯真的显灵了!
傍晚归来才知道老家东大岗周边,当时几乎下了三个小时的暴雨。有人说如果不是这场雨,今年夏天我们这里的降水量可以和新疆相提并论。
返程的大路旁有好几家专卖博望锅盔的,据说口感和风味各有千秋。
博望锅盔起源于三国。一种说法是,刘备攻取博望后,只留关羽把守。时值天旱缺水,将士饥渴难耐,关羽写信给诸葛亮,恳请退兵。诸葛亮回书关羽,命其坚守,并教以“用干面,掺少水,和硬块,锅炕之,食为盔”,以此解决军队给养。
后来博望锅盔的制作技法被当地农民所掌握。流传至今,博望锅盔早已成为南阳乃至河南的名吃。
老板说,锅盔没用任何防腐剂,尽管夏天气温高,不用冰箱,放置一星期完全没问题。这,就是博望锅盔最奇的地方。
锅盔每个有四斤重。我掰开品了一口,慢慢咀嚼,小麦特有的清香瞬间弥漫了五脏六腑,余味仿佛和儿时妈妈蒸的白面馒头一般纯正,感觉真的对得起这三十元的价格!
博望镇上的人们说,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的大战略,借助南阳建设“大卧龙岗”和力推“大三国游”的东风,博望镇有望成为新兴的旅游重镇。
张骞封侯地,三国古战场。众多有识之士,正在赶往博望故城的路上!(撰稿松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