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毛姆(1874-1965)的小说《刀锋》发表于1944年,那年毛姆已经七十岁。而他在作家当中绝对算长寿的了,活到91岁!
这本书比《月亮与六便士》晚25年,我个人更喜欢《刀锋》。
(毛姆小说的题目都起得这么好,比如“人性的枷锁”“面纱”)
主角叫拉里,在一战中曾是美国的飞行员,眼睁睁看到战友为救自己而牺牲,这件事给他很大刺激,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走上一条不寻常之路……
译者周煦良在序言中提到拉里现实中的原型,是剑桥大学的一位哲学家叫维特根斯坦。
毛姆确实擅长以真实人物为原型来创作小说,而且他本人好像还有点八卦。
小说中每个人物都很有代表性,不管是放弃世俗名利的拉里,还是追求享乐的伊莎贝尔,或热衷于上流社会社交的艾略特,以及受打击之后堕落的索菲……
拉里身上体现的是一种人生理想,专注于精神世界,不被世俗生活束缚。他的理念或许正是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一定有一些人在年轻时有过做拉里的梦想,但最终后来都选择了对生活妥协。
实际也未必就哪种方式更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错。
生活中伊莎贝尔这样的人就很常见,没什么高雅的爱好,就是想要生活富足。最主要的是她非常坦诚,从来也不装,知道自己要什么,毅然和拉里解除订婚关系,后来也得偿所愿。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当她的丈夫格雷破产时,她能够很快调整自己,鼓励格雷振作起来,并且一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虽然我不喜欢伊莎贝尔这样世俗的人,但必须得承认,毛姆把她刻画得非常传神。
她追求物质生活的那种坦诚,看着拉里毛茸茸胳膊时失态的丑陋,阻挠拉里与索菲婚事时的机关算尽,简直太真实了!
她自私、虚荣、占有欲强,还有点自以为是,但她又是各方面都很成功的女人,除了算计索菲不够道德,其他倒也没什么大毛病。
实际整本书中这件事特别值得讨论,伊莎贝尔为了阻挠索菲嫁给拉里,故意设计引诱索菲喝酒,导致索菲重新堕落,最终死于非命,这么做算不算间接杀掉了索菲?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4060/1093f0d51de52ff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4060/3e4b5663e3e0621e.jpg)
伊莎贝尔不能容忍索菲嫁给拉里的心理很正常,但她这么做哪怕客观上是为拉里好,是顺应了事实的走向,但这样私自决定别人的命运就是卑鄙阴险。只是显然她后来的结果非常好,既没受到任何惩罚,更不受自己良心的谴责。
所以伊莎贝尔这样的人总是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幸福与成功。
至于拉里,小说中描写他的印度之旅过于神秘化了,他好像开悟了一般,醍醐灌顶,从此“得道升仙”!
书中几乎每个人都获得自己应得的结果,就没见过结局这么圆满的小说![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