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上多了,今天难得休息一天,就感觉特别疲惫,睡觉总觉得睡不够。不过回想下,自己也是一个特别懒的人,有一篇晋升用的论文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发的,结果一拖就拖了三个月了还有大段的正文还没完成。记得以前小时候,自己做作业就特别喜欢偷懒,能用巧劲就不用笨办法,背诵课文能用方法记就不死记硬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自己的记性不太好,很多内容考试考完就还给老师了。放以前,总觉得自己能偷懒显得特别聪明,现在觉得,也是这种小聪明害了自己,虽然走捷径比较快,但因为捷径往往是小路,走小路就容易让人迷路。
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体力活多于技术活,就算刚开始是技术活,到最后也成拼体力活的地儿。每天遇到的大多数常规的工作,即便有个什么特别巧妙的方法是自己想不出来的,只要在网上搜索或者跟人学下也就会了,不会每天都要使用不同的巧妙方法,每天都是应急事件。有人说数学竞赛题之所以那么精彩是一种假象,那是因为那是出题者设计得好。真实世界里的问题根本没有那么巧妙。就如同真实世界里警察查案子并不是特别依靠福尔摩斯式的高水平推理,警察破案的看家本领就是挨家挨户摸排、是靠平时布置的线人提供线索,是靠平时对片区情况的了解,更是靠科技手段如DNA,监控摄像头等等这些工具。
就拿学外语或者锻炼来说,我们很多人刚开始都抱有满腔的热情。刚开始的几天确实执行的非常好,但什么都抵不过时间的蹉跎,某天因为朋友约饭疏忽了一次,第二天又因为加班漏了一次,哪一天又因为累的啥都不想动……久而久之,当初的计划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其实,这时候我们最缺的就是钉子户的精神,每天打卡,每天日积月累,相信随着时间与复利的作用,你很快就能在这件事上获得比别人多得多的积累。现在我们的读书写作这件事也一样,坚持每周阅读、每周写作,让精神食粮源源不断地充实自己。
因为,真实的工作中“小聪明”没啥大用,智慧主要体现在明智的选择和开阔的眼界,而到最后相信只有勤奋才能让人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