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中的大道理 ———《庄子》读后感
最近,我阅读了《庄子》这本书,受益匪浅。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庄子的一部著作,现存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大类。
这些文章虽然大多为虚构、短小的故事,但都蕴含着许多深奥的大道理。
庄子是道家学说的重要发扬者,他的思想也都很有道理,就是这些原因促使我来读一读这本书。看到原文,仅仅看字面意思是完全看不明白的,就是加上注释看也很困难。因此,我只好看看译文,才能基本读懂它的意思。“顺应自然与民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些道家思想是我很难理解的。那我为什么还要去读呢?我觉得,虽然道家思想没有儒家思想那样通俗易懂,但它其中蕴含的一些大道理是从儒家那里学不到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帮助我们去学习,去生活。
读了这本书,我想到了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五年级时,一次期中考试中,因为最擅长的数学拉了很多分,导致排名下降了不少。我悲痛万分,回到家,把书包放下就去看电视,以平复内心的伤痛。这一举动导致我那天晚上没完成作业,第二天被老师批评,从此整日恍恍惚惚,比别人落后很多后才从阴影中走出来。现在一想,这件事完全是不应该发生的,要知道,万事万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互相转化,“物极必反”,我没有必要那样伤心,就像《塞翁失马》这篇故事一样,我总会获得理想的成绩;要顺应自然,这次的考差虽然无法避免了,但总不会永远考差,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必将取得好成绩。我真后悔,没早看这本书。
《庄子》这本书告诉我们,要顺应自然,乐观向上,笑对人生,从容对待生活中的种种挫折,这些品格将使我们收益终生。
我与书的故事
韩宇童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往往能滋润一个人的生活,让人的精神得到寄托,能让一个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我特别爱看书,看过《童年》、《爱的教育》、《中国上下五千年》等等,每一本书都让我大饱眼福,我时常枕书而睡,并且我也能坚持着有空时就读书与看书的原则。
可到了初中,这个原则已被有空时就做题取代了,我小学时那股读书的热气也被辅导书、练习册无情地打散了,除了上学时上午大课间之外,再也无时间看书了,大课间的30分钟也被其它仪式占用的只剩15分钟,根本不能进入书中去。
但就在上个周末,堂妹来我家做客,那时因作业繁重,功课多,竟无睱多看堂妹一眼,这时我竟听到了一阵细小的读书声,我放下手中的笔,扭头一看,发现堂妹正坐在我家沙发上,认真仔细地读着她的故事书,啊,我多久没这样读过书了,我不禁勾起了回忆:小时候,自己是多么爱看书呀,现在却无暇多看一眼。
我的眼泪涌上心头,放下老师布置的作业,纵身来到书房,拿起了我小时候最爱看的《朱自清散文集》,书皮已有些灰尘,翻开书,手触摸着书页,这是多么熟悉的感觉啊,我心中那深邃的无底洞马上被填满了,看着书,品味着一言一语之间的情感,当看到朱自清父亲的身影远去时,不禁悲伤起来,当看到夏季那优美的荷花池景时,不禁陶醉其中。
当看完这本书时,我的心灵瞬间清澈了,再也没有了做题时的紧张、烦躁,连看辅导书时的空虚感也烟消云散了,我似乎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似乎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当我望向外面时,已是黑夜,但在我眼里去有一抹皎洁的月光。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书吧,让生活不再有黑暗,抓住任何机会读书吧,放下沉重的功课,真正认真地读一会儿书吧!
《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陈尚元
我最近读了一本好书,名叫《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这本书中写的是关于生活中每一件小事而引出的人生格言。
它告诉了我生命的意义,让我学会了怎样在社会中生活下来。
这本书有几句我特别喜欢的话:有一句是“如果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
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求问心无愧,不必按着别人的样子刻画自己的模样。你有自己的人生,你的独特是不可取代的。敢和世界不一样,你的存在才能成为一种永桓。”是啊,每个人都是与别人不一样的,我们不必照着别人的模样来刻画自己,只有做自己,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一样,那又何必存在?做自己,只有做自己才能在世界上生存下去。做自己,就要做最好的自己。有些人认为自己就这样,不可能再进步了,但其实这个世界从不缺少机会,缺少的只是一份隐忍、一份坚持。输和赢往往只在一念之间,没有勇气面对,就永远是败将。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丧失了信心。
不要丧失自已的信心,也不要嘲笑别人的失败。一个人的失败并不可怕,失败,并不等于“失败者”,我们要多给他人一些鼓励,少一些嘲弄,像春风十里那样暖人心脾,像万家灯火那般照亮山街。
命运面前那扇心门,只要你愿意打开它,世界都是你的。只有甘沦落为弱者的人,才会自暴自弃。只要我们有视死如归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顽固,即使输了今天,但我们还有明天,自己仍是人生的胜利者。
只有努力,才有可能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天上怎有免费的午餐啊!没人会陪伴你一生,也没有人会照顾你一生,从现在努力还不晚,从现在开始为自己负责,才有可能过上问心无愧的生活。
《儒林外史》评价
霖奕清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长篇讽刺小说的高峰,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文章也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程度,强烈的打击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读起来幽默畅快。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作者用生动的笔墨严肃认真地对社会进行了鞭挞。从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真正解剖了清朝的生命垂危,以讽刺一把解剖刀,真正解剖了清朝的生命垂危,从讽刺的手法对当时追求功名思想迂腐的文人进行讽刺。
在这本书中,人物形象逼真,美丑可见。
我在读这本书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压迫着我向光明走去。
例如:范进考试屡次不中,在家中倍受冷眼,丈人胡屠夫更是对他百般贬损,饭进去参加乡试,因没有盘费,被丈人骂的狗血淋头,到出榜那天,传来范进中举的喜报,他高兴的疯了,还是他老丈人一巴掌打醒了他,治好了他的风病,胡屠夫夸他为文曲星。听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优益,别人才会对你有好的看法。
儒林外史是清朝的大救星婚呃的清朝,被这本书变得有生机,使人们心潮澎湃,是腐败的清政府的一个大陨石,沉重地敲击着清政府。
儒林外史虽因讽刺的表述方法来记述,却让我们从字里行间里使得我们学会反思。
儒林外史思想深刻,风格独特,尤其是它,那令人赞叹的讽刺艺术。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的光彩照耀后世。
《红楼梦》读后感
孙琦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是曹雪芹所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从中叙述了贾家繁荣到衰落的故事。书中天真率直的宝玉,娴雅大方的宝钗,行动如弱柳扶风的黛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我最喜欢的人物,林黛玉。她是个自卑敏感、心比天高的人。从小父母便让她上学,渐渐把她培养成了一个才女,最后却因为她的自卑敏感、心思繁重,最后英年早逝。
在《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妙玉请黛玉喝茶。黛玉问道:“这也是隔年的雨水泡成的?”谁知妙玉冷笑一声。讥讽的说黛玉是个大俗人,竟然喝不出味儿来。我看到这儿,不禁笑了一声。心比天高的黛玉,谁知也有一天被人说成俗人。我联想到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茶痴,为了品茶将自己的家搬进了山间。他感叹世人不懂品茶。有天,门外传来敲门声,那是个柴夫,他在门外说:“可不可以请我进来喝杯茶啊?我大老远都闻见香味了。”那茶痴听了可高兴极了,自己竟然能遇到一个闻香而来的知音,便连忙请进屋里去泡茶。茶泡好了,樵夫一饮而尽。茶痴高兴得问他品出了什么味道。谁知那樵夫说:“这茶好啊,喝了我全身都暖和。”我想想那茶痴之后的脸色,不禁捧腹大笑。 可笑过后,我却又明白了个道理,人不需要追求高雅,做真正的自己才是最好的。我真想走进的故事里,安慰那气急败坏的茶痴。你说他不懂品茶品茶,可你真正给他了温暖,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给他带来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啊!
《红楼梦》里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追求高雅没有止境,做真正的自己才是真正的高雅。
《傅雷家书》读后感
李佰瑞
我想,傅雷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名字吧!一连几天,我都沉迷在——《傅雷家书》这本书中。
它绝对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书,而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还是一部优秀的艺术修养读物。读完这本书后,我对傅雷先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并被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先为人,次为艺术家……终为钢琴家”是傅雷先生教育理念之基础。在一封信中,他多次告诫自己的儿子傅聪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培养其正直、刚强、有毅力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体现在生活的诸多小事上,如到别人家做客时的礼节、对长辈的敬重等,也包括了爱祖国、爱人民的大情怀。
傅雷先生不仅是傅聪的楷模,更是我的好榜样,他告诫我:读书并不是提高修养的唯一途径,即使读书,也不能偏重某一学科;学习要多注意劳逸结合,不要一味地用功,要懂得适当的放松精神;与人交往时,要做到礼尚往来,不要给人留下忘恩负义的印象;要时刻心系祖国,把报效祖国作为己任等等。
傅雷先生就像是一位活在书中的父亲、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使我在精神上受益匪浅。在傅雷先生的影响下,我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反省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越来越认真地,快乐地生活着。自从读完《傅雷家书》后,我感觉自己更了解父亲了,他对我的爱是那么的深沉,他那一句句的叮嘱,一声声的责备,都是他对我的关爱。
父爱不同于母爱的温暖细腻,父爱更像那座雄伟的高山,深远而宽广,永远给我最坚定的依靠,最强劲的力量!《傅雷家书》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书,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读物。我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像我一样,收获非常多的正能量和父母对我们的爱。
现在,我把它推荐给你,希望你能读一读,感受父爱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