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刘喆,
4:00早起,日更持续成长经历的死磕侠。
一切才刚刚开始!
0
继续死磕。
1
昨天讲到,可能有那么一帮人会根据不同的人设制定有针对性的、无形的、也许还能“补刀”的服务,无情地“收割”这大众的注意力。
如果大众是自主选择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后再做出相应决定的,那么似乎是没什么问题,是非常合理的。
但现实中可能不是这样的,我们只是“以为是自己做出的决定”。其实大家已近意识到这种情况在现实中的存在,只是感知和接受程度不一样而已。
有人会觉得:这是创造需求和满足需求的个性服务呀,投其所好、精准营销没什么不好的嘛,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提高了社会效率。
也有人会觉得:这就是信息泄露、“恶意操控”,我们不需要这样的服务,我的人生应该自己做主,我们拒绝推销,拒绝被操控。
2
对此,我的态度是:
首先,还是得知道有那么些事,而不是完全不自知,“知道”和“不知道”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在下次做决定之前至少还能过一下脑子再决定。
其次,没什么好反对的,毕竟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也是提高社会效率的一种方式,如果是大势所趋,反对也没什么作用,甚至可能被时代抛弃。
就像在美国北部有一个宗教派系---阿米什人,他们信奉简单的生活,拒绝过度的现代化---坐马车,吃自己种出来的粮食,穿最传统的衣服。但是他们也用太阳能发电机、电扇,坐火车但不坐飞机,只接受电话亭,用手机的时候要躲到封闭的室内。
最后,我们看到的可能还只是“大数据”时代非常初级的极端,知道它、了解它、接受它、运用它可能才是正确的姿势,而不是像阿米什人一样骗自己。
3
回到读文的现实中,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么一种恐惧:看到一篇文章,先滑到文末,看看是不是有广告或者是不是一篇推文,判断过后再选择是否看正文。如果有广告或者是推文,那么即便文章再好,最初的好感也会大打折扣。
可同时也可能会有这种情况:看到一篇好的文章,非常希望去支持一下作者,希望能和TA产生某种联系,希望知道TA更多的隐私(比如:使用的什么手机或软件、读什么书、有什么爱好、最近在做什么......),希望知道TA的生活和工作的安排,希望知道TA的过去,知道TA是如何成为现在的TA的。
我们是如何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的?我能想到的有这些:
1、文章具有煽动性,激发了我们内心的小宇宙;
2、文章很真诚,不做作,有一说一,掏心掏肺;
3、文章很真实,很客观,举例说明,客观描述;
4、文章里有许多道理和金句及案例,值得深思;
5、文章里的经历、遭遇以及观点我的一模一样;
6、文章的观点和我的完全不同,却非常有道理;
7、文章的作者牛逼,我也希望能像他一样的牛;
......
一些想法,明天接着聊。
我是刘喆,4:00早起,
日更持续成长经历的死磕侠。
相信我,一切真的才刚刚开始!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