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1.规章制度的不适应;2.正规课程的不适应;3.人际关系的不适应;4.集体生活的不适应。
对数学学习内容的不适应——不会解题
【案例3】
莎莎,女,思维敏捷反应快,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踊跃,但往往说不完整。由于识字不多,在家里家长总是将题目的意思解释清楚了再让她动笔,因此课堂上当要独立解题时,她常常不知道从哪里下笔……
【分析】
(1)缺乏对数学语言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一年级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说”的内容,以“说”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许多学生而言,要把意思表达得清楚完整有一定的困难,这样直接导致解题时出现困难。
(2)有限的识字量影响了解答习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但读题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识字,一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在做题时往往会碰到很多不认识的字,尽管在做之前老师都会把题目读一遍,可还是会有学生听过就忘。由此,学生在认字方面存在的差异,便直接影响到了数学练习完成的质量。
(3)新的句式和陌生的练习形式造成对题意的不理解或曲解
新课程倡导思维的开放性,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比如,一年级教学“上、中、下、左、中、右”时,教材上有这样一副图:小胖在2楼,小巧在3楼。除了常规的问法“小胖在小巧的( )面”,还可以问“小胖的( )面是小巧”。对这种句式稍有变化的练习,会使一些学生回答没有了方向。又如,6-2=( )-( )=( )-( )=( )-( ),学生往往会曲解题意,将前一个算式的结果当成是后一个算式的被减数,误做成6-2=(4)-(1)=(3)-(1)=(2)-(1)。
(4)不审题或不会审题导致做题的盲目性
有些学生是因为识字不多看不懂题目要求,但还有很多学生并非是因为不认识字,而是没有审题的习惯,往往是一拿到作业题就开始凭自己的感觉做,根本就不清楚题目已知的是什么,需要完成的又是什么。比如,在5、8、2、4中选两张卡片放在数位表上,可以表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有些学生对题目中两位数的要求视而不见,有些学生写出的数中会出现其他的数字。
【教育干预策略】
(1)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先教会学生一些比较关键的字,如加、减、和、差、一共、剩下、原来等;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边读题便圈点关键字的好习惯;也可以请识字多的同学来读题目要求,读的时候用重音读出要特别注意的关键处。
(2)补充多种形式的习题,提高解题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不同类型的练习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时,有教师设计了“帮小动物找门牌号”的练习。
学生在熟练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同时,尝试了一种新的练习形式——匹配题。在为小兔找门牌号时出现了争议,有的选择了“61”,有的则选择了“51”。教师适时引入估算的方法——其中一个加数已经是“54”了,先将和是“51”的排除,再引导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忘记了进位。学生练得开心而有收获。
(3)从情境演绎中获得解题方法
数学的解题方法是多样的,学生获取解题方法的途径也是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比如,上下楼梯靠右走,在做到的小朋友下面打“√”。
在做这题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感到困难,原因有三:① 上下楼梯靠“右”走,这个靠右,指的是靠什么的右边弄不清楚。② 由于判断的是他人的右边,当与自己的方向不一致时(如上图中下楼的三个小朋友),学生很容易出错。③对于没有形成空间想象的学生,单凭看图很难作出正确判断。
让学生看图判断,不如让学生亲自演绎一下上下楼梯的情景,把自己当作图中的某个同学,像他那样走一走,就能很快作出正确判断了。
(4)加强学科间的沟通与配合
小学开设的各学科都是基础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各学科之间不是封闭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针对有些学生因不识字造成的题目看不懂现象,可以与语文老师沟通,让新生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先认识数学上的一些常用字,如上下、前后、左右等表示方位的字,大小、多少、长短等表示数量关系的字,摆、数、连、比、填、算等表示操作要求的字,等等,以方便学生学习和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