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衡读《赋的写作艺术》,第一章对字句的铺排做了精彩的论述,颇有启发,现摘要如下:
我们现在写文章强调短,常常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砍,但是在赋中描写某物某景时,却是一段一段地往上堆,这确实是一种敢于铺张浪费的艺术,每读到这些地方,便不由得令人想起丰盛的筵席,明知吃不了,还要做那么多,是为了对客人的敬重以及营造宴会热情欢愉的气氛。对文章作者而言,读者便是他请来的客人,那文字之餐,该是越丰盛越好。正如赴宴不只是为了充饥,读者读文艺作品也不只是为了知道什么,还要让人感觉什么,欣赏什么,体味什么,流连什么。赋的文字特点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一需要。
刘勰在《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铺排,铺张,已有豪华浪费之意了。为了体物写志,作者将众多的文字之菜,一盘接一盘地往上端,让你感到目不暇接,口不及尝。这是在诗、词和古文中少有的效果。
杜甫讲“语不惊人死不休”,对历代赋家来说是“物不写尽死不休”“话不说尽死不休”,历代赋家互相做着比赛,必得将事物、事理从多侧面、多角度写得透彻淋漓,必得想出一些绝招式的比喻、描摹和语词才肯罢休。
而作者是在最关键的地方泼墨,而在其他地方省墨,在战术上浪费,在战略上节省,在谋篇时就主题集中,不枝不蔓。可见文章的短,首先要在战略上控制,在战术上则要集中兵力,有钱要会花,有墨要会洒,这是赋给我们的启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