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圆理论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扩散理论,类似于水波理论,建立一个核心,然后围绕这个核心去向外扩散,初始的核心就是一个磁场,无论怎么扩散,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这种理论的实体概念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虚拟概念主要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管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28717/6940c9f916f91c32.jpg)
今天我们不说这些大概念,说说认知中的同心圆理论。起初知道这个理论是在高中时代,我的语文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圈。她用这三个圈来表达人们的认知,当时听着似懂非懂,直到后来上了大学,进了社会,接触到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见闻和阅历越来越广的时候,才切身体会到了这个同心圆理论的真正含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28717/3ba08f18da842d7f.jpg)
图中红色代表A的已知,红色之外的地方代理A的未知;红色和黄色代表B的已知,黄色以外的地方代理B的未知,红、黄、蓝代表C的已知,蓝色以外的部分代表C的未知。
从图中可以看出,A的已知是最少的,未知是最多的,B次之,C的已知是最多的,未知相对少一些。有意思的是,这些表象并不是认知同心圆理论的核心,其核心是认知的越少,自己觉得自己未知的就越少;已知的越多,反而觉得自己未知的也越多。
比如说A,他觉得自己已经认知了红色范围的全部,他的未知就是黄色部分,其实外面还有更大的天地他不知道。而对于C来说,他已经认知到了红、黄、蓝的所有,但是他反而会觉得自己未知的太多了,穷其一生都探索不完。
这个应该不难理解,简单举个例子,小明跟着一个师傅学了几手三脚猫的功夫,回到村里后谁都打不过他,因为大家都没学过功夫,于是他就自信心爆棚,开始膨胀,觉得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了,谁都不放在眼里。于是背起背包开始出去闯荡,遇到一个真正的高手,一巴掌就把他拍死了。
坐井观天这个成语说的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再说说初生牛犊不畏虎,初生的牛犊之所以不怕虎,是因为它还不知道虎的厉害,等到它长大了,知道老虎的厉害了,再见了老虎绝对撒腿就跑。
因为工作原因,我结识了各个阶层的人,上到亿万富豪,下到流浪乞讨,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越穷的人越卑微,越富的人越低调。如果有人喜欢炫耀,见人就各种吹牛逼,说自己的串几十万,自己的车几百万,这样的人,要么就是精神上极度贫困,要么就是还没有富到一定程度,他们仅仅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罢了。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港台剧里的古惑仔,凡是街头小混混,一个比一个牛逼,动不动就要弄死谁谁谁,反观真正的黑社会老大,要弄死谁,根本就不会吭声,可能被弄之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再有就是写作,有些人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会写几篇文,也经常被人吹捧,于是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随便一写就可以跟鲁迅、余秋雨相媲美。殊不知自己那点三脚猫的功夫,遇到真正的高手,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所以说,我们对所有的未知,一定要抱有一颗敬畏之心,要时刻谨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目中无人,不仅会让自己止步不前,还会引起倒退,中学时代学过的《伤仲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论何时何地,让自己保持谦虚谨慎,有一个时刻归零的心态,总是不会错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28717/6c403d53aa3a608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