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复盘"探索式写作",让我觉得似曾相识。或许从前自我闭塞时日里划着笔尖,每天都在想怎么让自己能说会道,怎么让自己社恐的状态好一点。社恐状态至今未变,只是遇到问题,无时无刻都会在想问题,直至解决。
我结婚的后十年里,因为我是浙江人,而我先生是四川人,经常因为看法不同闹不愉快。其实看法没有对错,只是角度和位置不一样,想法不一样而已。但我爹是只认为自己是对的,小孩有错必须改,如果是旁人或许不会那么较真。而我先生也是牛脾气,一生气说话特别冲,行为和面相让人难堪。我非常害怕这种情况,从小到大没忤逆过的爹,被自己嫁的人气的不行,很心疼。我甚至想打他一巴掌,那是我爹。但是不能,这样会让事情严重化,我得自己先消化这种氛围让自己不舒服的情感,冷静下来想办法让第二天一起吃饭前把问题略略消化一下。但是只能想到的是,不能在他还没解气的情况下给他说他的问题,因为他字识不多,用字的情感去分析给他根本没用,只能等他心通平静下来再谈,但平静下来我也不想重提那些问题。有些人感觉慢慢会认识自己做对做错,你要静静的默默的给他台阶。然而自己的爹肯定不会为难自己的子女,私下唠叨几句也就罢了,日子还得继续。妈妈跟我说过,不管夫妻间发生什么事,都不要说重话,会影响夫妻感情。这句话我牢牢记住着。
也是无戒老师说的"正念"吧。这种家庭故事在写作中是不就在探索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思索新的问题新的答案,让答案更丰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