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游天下(675)眉州三苏祠

文游天下(675)眉州三苏祠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3-09 06:46 被阅读0次

      四川省眉州市有棵上千年的古黄葛树,至今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其生长在“三苏祠”大门内侧,据说是苏洵亲手所植,它对面还耸立着两棵遮天蔽日的古银杏,也有500多年的树龄,它们就如同苏家父子三人在祠门口躬身迎接八方来客一般,而走进“三苏祠”,您便会穿越到北宋时期的苏家。

    “三苏祠”是苏洵、苏轼、苏辙的诞生地与故居,后人多次对其进行修缮和扩建,现辟为纪念他们的博物馆,它主要由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碑廊构成,里面陈列有大量与三人有关的牌匾、碑刻等文物资料,全面展现了他们的文学成就。父子两代人都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在我国文坛上堪称奇迹,而苏洵的人生轨迹更是令人称奇。

      《三字经》有云:“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指的就是苏洵,他从小聪颖过人,但贪玩厌学,喜欢云游四方。19岁时与大家闺秀程氏结婚,可他仍整日浪迹天涯。直到20多岁苏洵才第一次参加乡试,信心满满的他名落孙山,这给自尊心很强的“老泉”造成极大刺激。程氏百般鼓励丈夫的同时,又变卖首饰贴补家用,全力支持夫君专心读书。苏洵经过孜孜不倦的修炼,终成大家,著有《六国论》《管仲论》《辨奸论》等多部力作,以文笔雄健论点犀利闻名于世。

    可苏洵的仕途并不顺畅,他多次科而不举,最终放弃了赶考之路,潜心学问,悉心育儿。苏老泉全力以赴地培养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果然不负父望,学业精进,诗文冠绝蜀地。1056年,苏洵携子进京,他们的作品广为传颂,尤其是得到文坛巨擘欧阳修的点赞转发,第二年苏轼苏辙双双金榜题名,一时传为美谈。

    而在教育苏轼、苏辙兄弟方面,他们的母亲也功不可没。“三苏祠”碑廊中有组蜡像,生动地再现了“程夫人教子”的场景。夫人不仅督促两个儿子要好好学习,而且非常注重对他们人品的塑造和培养。有一次,家中丫鬟发现院子地下有个大瓷坛,两个孩子和仆人都猜测里面一定藏有宝贝。可程夫人命人重新掩埋,言说此非苏家之物,不可取。程氏病故后,司马光为她做墓志铭,最后总结道: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也。”

    “闺兴苏家”是司马光给予程氏的最高评价,其的确受之无愧,而“三苏祠”的最大亮点也在于此。如果说,古黄葛和古银杏代表了苏门三杰,那满园的修竹便是程氏的化身。苏轼曾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虽然没有伟岸的身躯,却用柔弱的枝干摇曳出一片浓荫,更以莎莎细语妆点了一院的温馨。“三苏”头上闪烁着夺人眼目的光环,而他们脚下则是程氏默默无闻撑起的舞台。

      2023.3.10

相关文章

  • 三苏祠

    四川眉州三苏祠

  • 眉州:拜谒三苏祠

    千载眉州秀,百代羡三苏。 大宋文豪逝,祠堂锁春秋。

  • 眉州:拜谒三苏祠(续)

    唐宋八大家,三苏誉中华。 老泉发奋史,经书传佳话。 (注:《三字经》云"苏老泉,年二七,始发奋,读书籍"。老泉即东...

  • 旅游/眉山~康定3日自驾游2019

    三苏祠自然是冲着大文豪苏轼去的,整个三苏祠逛下来,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树和荷塘。古树有眉州第一树~千年黄葛树,有高...

  • 《醒世恒言》读书笔记(五)

    小说:《苏小妹三难新郎》 时间:北宋 地点:眉州,东京 人物:苏洵,苏轼,苏小妹,秦观 钟灵毓秀古眉州,天生苏洵老...

  • 游三苏祠

    南北两宋三百年,眉州进士八百八; 苏氏一门三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 庚子腊月二十九

  • 走近苏东坡故居

    九月星空推荐团推荐阅读,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三苏祠,位于四川眉州,是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原是一座面积约五...

  • 眉州八景:四川眉山历史上最著名的八处名胜古迹

    《眉山诗碑》是明代成化二十一年(1485),眉州知州许仁为眉山八处名胜 撰写的诗,现保存于三苏祠前厅碑亭...

  • 游三苏祠有感

    西江月·三苏祠怀苏轼|新韵遥看古今中外,笑谈南北东西。纵情山水任荆棘,风雨潇潇而已。算不尽春秋梦,怎堪解半生谜。醉...

  • 游三苏祠有感

    苏子祠堂口,才风绕柱稠。 彩橱传旧事,碧荷续今洲。 古井出神子,金条引甲鸥。 游目视子坐,垂手劲风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游天下(675)眉州三苏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ra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