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答案
《去年的树》后记
《去年的树》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课文讲述了一棵大树和一只鸟之间真挚的友情。这篇童话属于拟人体童话,以对话来推进情节,由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故事,语言朴实无华,写出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故事的结尾这样写道: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在鸟儿唱歌之前和唱歌之后,前后两次出现一个很简单的动作“看“。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睁大眼睛“”又“等词语展开联想,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说一说鸟儿在想些什么。
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
“亲爱的树,我将和你永别是,就让我再给你唱一首歌吧。”
“树,你现在变成了火柴,就快要灭了,我只能带着对你的怀念来唱起去年的歌。”
“大树走了,这样就没有人陪我了,我可 以去找别的大树了。”
“我的朋友,你怎么变成了这样?让我给你唱最后首歌吧。”
“好朋友,我千辛万苦找到你,你却变成了一盏马上燃尽的灯火,我给你唱你最喜欢的歌作最后的礼物,我们一直是朋友。”
答案满含着对大树的不舍,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这时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我觉得鸟儿看到灯火后会想:大树,你变成了灯火,马上要消失了,再没有人陪我玩了,我得去找新朋友。”
话音一落,教室里一阵唏嘘,孩子们都紧盯着我,等着老师评价这个与众不同的答案。
说实在的,这个答案确实不是我和孩子们想要的。可是这个同学能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不能打击她。“人走茶凉“是中国的古训,这棵大树没了,鸟儿再去找新的大树,找新的朋友也是人之常情。
“昕昕同学,谢谢你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在分享,老师很欣赏。朋友之间就应该相互体谅,大树没了,他不能再陪小鸟,小鸟去找到新的朋友,这也是大树的愿望,大树一定会祝福小鸟的……“
下课后,我又回味了昕昕的答案,再联系她平时和同学的相处,她确实是在说真心话。昕昕同学是班上的“女汉子“,情格泼辣,做事雷厉风行。经常有同学来投诉说她喜欢和别人绝交,也爱挑拨同学之间的关系,所以她在班上的人际关系并不好。
一个班上的学生来自几十个家庭,他们的成长背景,父母的影响,经历的世面都不相同,导致性格迥然不同:有的孩子性格敏感,感情脆弱;有的孩子重情重义,对待朋友从一而终;有的孩子生情执著,喜欢钻牛角尖;有的孩子情格开朗,感情淡泊。性格无所谓好坏,也无所谓对错,他们构成了复杂的人性,构成了多彩的人群。所以我不能说昕昕同学不对。
中国人文化系统里歌诵的都是重情重义之人,“性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思量,自难忘,唯有泪千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化蝶,宝玉的遁入空门、刘兰芝和焦仲卿孔雀东南飞、牛郎织女鹊桥相飞….. 这一句句耳熟能详的诗句,一个个故事传说无不饱含着对友情、对爱情、对婚姻的忠贞。
时代发展到今天,对人的评价呈现多元,我们需要重情重义之人,这个世界才有了温情和美好。但是,那些不为情所困,对感情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们看透淡人生,潇洒走一回又何尝不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