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我这种觉得可以无限码字,随意码字的人来说,以为码字很简单,可是经历了无人问津后,不得不重新思考,写作总得让人看到,带来效益才是好的,并不一定是经济效益,更加在意的是别人对自己写作内容的认同。
以为有惰性,确实有惰性,更多的是因为没有热点可写,或者要写的内容太少,觉得不好意思拿出手,所以会有写作空白期。
别人的认可就是最大的动力,认可其实很难做到,对于简书新手,因为从小就写了不少东西,不能算作写作新手,只能是简书新手,所以不要求认可,只要有关注就是认可,不管褒扬或者批评,或者互动,只要有了关注,就会有动力。
对于简书钻并没有那么上心,因为知道很难成为大咖,不是那么简单的,你得有丰富的知识体系,然后会进行营销自己,找噱头,那种让人想入非非的尤其热门,这样的不符合我的本意,所以更加难以成功,或者说因为简书改变自己。
其实自己是喜欢更新内容的,却不是以这种公布模式,后来想到,一个人思想不一定一直对,公布出来,有人看到了就会有想法,更好的就会提出建议,帮助提高,对于写的东西,早几天有书友评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为自己的很多内容都是投入想法,所以是想法,就没有特意回复了。
写作的好处在于可以促进自己思考,看到一些表象会去刻意琢磨,看能不能琢磨出一篇文章来,所以是有动力的,更多时候不愿意去琢磨思考,因为不如刷头条看视频轻松。
惰性的来源于工作确实太忙,好不容易闲下来最好好好放松,而不是思考,坚持写和不坚持写差别不大,所以无所谓。
惰性还来源于脑子里确实想不到可写,强写意义不大,或者没有想写的点,写出来质量太次,自己都看不上,索性就惰性了。
至于字数,有时候觉得一千字以下都不好意思,突然一天看到高中作文好像800字左右,就释然了,精品才好,不能码过多没用的。
总而言之,还是随性的好,放在手机桌面最显眼的位置,不当作强制任务,心里有点数,不太强求,才是最好的姿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