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理主要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和中华地图学社共同出版的教材。
地理主要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必修1中的第一单元主要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本身和月球。
本篇文章主要讲第一单元第一课。
宇宙
宇宙是浩瀚无垠的,我们把整个宇宙叫做总宇宙,其中可以观察得到的宇宙叫做可观测宇宙。
在可观测宇宙中,有许多星系,我们的地球位于其中的银河系中。银河系之外的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
我们的地球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太阳系主要包括太阳、绕其转动的八大行星和绕行星转动的卫星,因此得名太阳系。
天体
宇宙中的各类物质称为天体。天体主要可以分为恒星、行星和卫星,除此之外吗,还有彗星等。各类天体均会自转和公转。绕其它天体转动叫做公转,自己转动叫做自转。
恒星:能够自发光的天体。
行星:不发光,绕恒星公转。自身引力可以清除附近物体。
卫星:不发光,绕行星公转。
太阳属于恒星,地球属于行星,月球属于绕地球公转的卫星。
太阳系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距离太阳从近到远,分别为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小行星带。
原本在海王星的外面的冥王星,也属于行星,但由于其不能清除附近的物体,被归类为了矮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除了自转之外,均绕太阳公转。虽然速度不同,但具有三个共同点:近圆性(公转轨道近似圆形)、共面性(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同向性(逆时针,自西向东)。
太阳系八大行星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可以分为
类地行星(类似地球的行星):水金地火
巨行星(体积比较大的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离太阳比较远的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中的唯一恒星。从地球上能够直接看到的是太阳大气。
- 太阳辐射
太阳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并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主要提供光和热。
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地区到高纬度逐渐降低,因此同一时刻,赤道最热。 - 太阳大气
太阳大气主要为橙黄色,从内到外,由光球、色球和日冕构成,亮度依次减低。 - 太阳活动
太阳发生的各类活动。主要包括、
、日珥和太阳风等。红色标记的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太阳活动的周期平均为11年。
(1)太阳黑子
发生在光球层,黑色小点。降雨量和其活动有一定关系。
(2)耀斑
色球表面的太阳活动,比其它地方亮一些。
(3)日珥
气体柱。
(4)太阳风
高能带电粒子流,发生在日冕层。会影响通信设备;发生磁暴;产生极光。
月球
绕地球旋转的天体称为地球的卫星,其中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除了自然卫星之外,还有人造卫星。地球和其自然卫星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
月球环形山密布,还有大大小小的坑,主要由火山活动和陨星撞击造成。
流星落到其它天体上称为陨星。陨星主要是小行星。根据其性质,主要可以分为石陨星(陨石)、铁陨星(陨铁)和石铁陨星。
月球本身不发光,亮度由太阳反射而来。由于地球引力的影响,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因此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形状,称为月相。古代农历主要以月球变化为主、太阳变化为次,因此农历和月相有一定的关系。
在每个月份,初一附近,月相为新月,基本看不到月亮;十五十六位满月,基本能看到整个近似圆形的月亮;初七初八为上弦月,二二、二三为下弦月,能看到一半的月亮。
例如,在春节时的月相就是新月,中秋的月相就是满月。
地球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之所以比起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更适合生存的原因主要有:
- 地球处于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 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 地球具有适宜的大气条件;
- 地球上有液态水。
补充
夜空中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
线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角速度等于角度除以时间。由于赤道半径最大,因此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
练习
- 七夕的月相是___.
- 可能引发磁暴的太阳活动是__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