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妈妈再出发-写作成长
拿什么化解和你的恩怨,医生!

拿什么化解和你的恩怨,医生!

作者: 冰淇淋的祈祷 | 来源:发表于2017-01-18 21:34 被阅读0次

    标题起的有些惊悚过头。

    其实这是一篇一点也不激烈的小短文。源自最近的生活状态,抒发下小感慨。

    生活中很多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两件小事,不经意的撞入你心头,泛起点可有可无的小涟漪,带来玩味,联想,和思考。

    1)

    刚刚过去的焦虑考试季,大娃在最紧张的备考前夕病倒了。就医数次,因为大考在即,无奈只好选择挂水以求快速恢复。开了两天的点滴的医生反复叮嘱两天后一定要来复诊确认下一步医疗诊断。

    之后的复诊期间,对于碰到的那位女医生,印象深刻得简直有些过目不忘。

    “你这炎症很厉害哦。。。”简单扫视一下病历卡,医生头也不抬提醒到。

    “已经挂水两天。我给你再开三天挂水。”

    “有咳嗽吗?有咳嗽我再加一袋化痰的药水”。

    “你这头孢剂量前面医生给你用少了。我给你再加点”。

    “你现在吃的咳嗽药不行。我再给你开个好的。”

    “最好去拍个片,排除下”

    “快点去缴费,下一个”

    全程没有我们病患的任何发言机会,只见医生一阵噼里啪啦打键盘后,就被赶去缴费。

    但是我觉得我家孩子的症状已经缓解不少,说明前面医生开的剂量是有效的,没有必要增加。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医生很不情愿的给开了验血单。还反复强调,她个人建议,再挂三天水后验血是最好的。

    拿到验血报告,各项指标均已回落为正常。以我的经验,应该可以无需继续挂水,继续口服给药。

    出于对刚刚要硬给我们开三天点滴的医生的不信任。最后决定换一位医生看了下验血报告。

    结果是什么也没有继续新配药,回家休养。

    后来整个过程回想起来。真是细思极恐。这位医生上来就给患者家属制造胆战心惊气氛的套路,无非是想让人按部就班得跟进医生那私心的额外配药要求。

    多挂三天水。炎症肯定是被消灭的无影踪。但是这么过度重复用猛药。对孩子的身体肯定会有不必要的损害。

    唯一的动机那就是医药品的利润。这位年纪不大的女医生很急切。恨不得给每位患者都开最贵最猛的药品。

    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才能维系。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如果碰上此类医生,就需要我们的“火眼金睛”来识别。

    曾经在论贴上看到妈妈们在讨论血常规报告怎么正确解读,以及据此报告大概的用药经验。

    “连血常规都要自己学着看,真的有必要吗?”当时我是觉得有点太夸张。

    然而很多现实摆在那里,让没有任何医学常识和经验的新手妈妈们,开始自学各种检查报告的解读等等基础医学理论。

    在日益爆满,忙碌的医院中。医生的职业操守是不能因为忙碌而有注水成分的。

    盲目追求短期金钱利益的后果。就是置医德于不顾。失去病人对医生,甚至对整个医学行业的信任。

    2).

    “不要求你专业,但是你不能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轻易得就把孩子完全推给任何一个医生。"

    “最了解孩子的人我觉得不应该只是医生,而是你们这些跟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妈妈。"

    曾经的推拿王医生这样告诫道。

    在我们孩子一岁时最体弱多病的时候,有幸碰到了推拿科王医生。王医生个子不高,但是因为常年为孩子做推拿,所以手臂很粗壮。整个推拿过程一般需要40分钟,这对一刻不停的 孩子来说是有点难捱的。于是诊室里经常有小朋友的哭闹和不配合。

    也许见惯了这场面,王医生在安抚孩子情绪上很有一套。即便他的推拿对象是一两个月的小婴儿,王医生也会边推拿边轻轻讲话,安抚孩子情绪。

    孩子如果很配合的情况下,更会抓紧给随行的家长普及些育儿常识和推拿保健入门。

    那些年送孩子们去推拿,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健康,更多的当父母的经验值和能力值也大大升级了几回.碰到这样的良医,真是受益匪浅。

    3)

    医生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对病人心理有尤为重要的缓解作用。医生严谨的治疗态度是病人健康的有力保证。

    无影灯里的男主人公直江,看似冷酷不羁,实际上却很能为病人考虑和着想。

    他能对外表光鲜的明星花城纯子的堕胎手术守口如瓶,不为各种利益所诱惑。

    对医学抱有强烈的探索精神,以致虽然自知身患骨癌绝症,还努力频繁的拍X光片,想多留下些一手病患资料供医学研究等等。

    所谓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我想他在默默做很多事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只是遵从他的内心罢了。

    一位医生的成长必然要经历很多失误和错误。但是重要的是慎重对待每一位病患,能够转换角度,心怀感激病患们带给你的医学经验和学习机会。

    4)

    我一发小。医科大学毕业后去了家三级甲等的大医院。从此,微信圈里都是三更半夜刚下手术台的“晒苦”。节假日更是各种加急手术轮番上阵。

    “你说我这么个小医生整天弄的比总理还忙图啥?!”顶着黑眼圈熬了几个通宵准备考职称和值班的她,两眼无神。

    一年后,再见到她,已经恢复了精神气。她终于从熙熙攘攘的三甲医院换到了工作清闲的社区医院。

    “当时实在是太累了,像全年无休的陀螺。睡觉也是随时准备被叫去医院。。。家里也根本不能顾上。。。”

    或许在一般医患纠纷当中,很多人会不自觉站在家属这边来。但是若不深入到医生们的第一前线是无法全部了解他们的辛苦和疲惫感有多沉重。

    现在网上时不时也有不少关于医生的新闻,读后让人感动不已。

    比如刚下手术台,医生因为连轴转的手术累昏倒在地。。。

    医生腰椎病复发,坐轮椅坚持为患者手术。。。

    身怀六甲的医生坚持在医院继续顶班工作等等感人至深的事例。

    很多医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医,最大原因也是现如今医生的高强度工作和精神压力负荷。

    有新闻说,现在的儿科医生是人数最少的医疗团队,大家都不愿做儿科医生。儿科医生累并且工作量巨大,导致儿科的门槛开始降低。这反而更加激化了医患矛盾。

    5)

    有人算过这样一个概率,人这一辈子大概碰到老师的次数是最多的。而我觉得因为各种生活中的缘由碰到医生的几率并不会比老师低多少。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种医患关系的纠纷事件层出不穷。一方面,家属动不动在医院门口拉横幅声讨,甚至不惜动粗动武。另一方面,医生们的高强度,高负荷工作频率也让医疗团队不断流失人才。

    医生需要是更多的耐心和倾听。而我们大部分普通人需要的是理解和配合。

    如果能相对站在互相体谅的角度处理矛盾,做好各自的本份,医患矛盾总有缓解的一天。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愿如今高效发达的网络信息传播力,能够多少起到些遏制医疗队伍中的不良风气。及时宣扬正能量,保护和支持这些尽职护卫我们健康的最可爱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拿什么化解和你的恩怨,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su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