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晚上躺在床上发呆迟迟不能入睡的人,心里到底都在想些什么?
梦想这个词,越长大,就越感觉遥远。
要是不努力一下,你都不知道,原来你离目标能这么远!
《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31.1%的人属于“晚睡晚起”作息习惯,能保持早睡早起型作息的只占17.5%,接近1/3的人上午9点后起床。
而 90 后的睡眠均值为 66.62,一般都需要辗转反侧才能睡着。
其中“苦涩睡眠”占29.6%、“烦躁睡眠”占33.3%,“不眠”占12.2%,“安逸睡眠”占19.4%,只有5.1%的睡眠处于“甜美睡眠”。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动物——黑猩猩的睡眠时间为9.67小时。
专家指出,作为年轻人,90后应该每天有 8~9 个小时的睡眠.
然而被调查的90后,睡眠时间平均为7.5小时,低于健康睡眠时间,六成以上被调查者觉得睡眠时间不足。
是的,我觉得这个结果简直不要太正常,因为我们要上班赚钱啊~
难道我们都跟专家一样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不用学习,不用培训,不用加班的吗!!
如果专家能把睡眠时间写进刑法里,我想,我们不但时间充足的要死,甚至还能在梦里完成穿越这种浩大的工程!
然并卵,这都没有用……
要想解决失眠问题,就要从源头抓起。
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在失眠人数中占大多数,怕失眠的心理占据着失眠患者的心理。
人的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具有兴奋与抑制的两个过程,白天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夜间需要休整,大脑皮层进入抑制而产生睡眠,经过一夜休整后又自然转为清醒。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转换,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而怕失眠,想入睡的本意是想睡,但这种怕的思想却刺激了脑细胞的兴奋,无法使大脑皮层进入抑制状态,固而就更加失眠。
其实就是——焦虑的情绪不断刺激着自己,无法入眠。
再加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不想睡觉一直玩手机),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疾病应运而生。
如城市燥,街市上闪烁夺目的各种彩灯、强节奏音响、嘈杂的人声和一些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台(也有可能是插着充电器玩手机带来的)的不同幅度的辐射等。
所以布置一个温馨,温柔,温和,舒适的睡眠环境,非常的重要。
在这个缺乏安全感的时代里,开着小夜灯睡觉,成了很多独居女孩子慰藉自己的睡眠习惯。
把手机放下,闭上眼睛,静静地播放轻音乐,旁边是柔和温馨的淡淡橘色灯光,很容易放松心情,慢慢进入睡眠状态。
小灯串就像漫天星斗,一闪一闪,最容易把你的意念带入到浩渺的宇宙当中,然后沉沉睡去~
然而不习惯开着灯睡觉的人,一定要在踏入家门的瞬间,就有卸下重负的感觉,这种感觉,除了桌上的饭菜和等你的人,就是目可触及的暖色装饰了。
这些暖色就像太阳一样,能令空间更加温暖,并驱走冷意。
在温暖的空间里放松精神,让自己忘记外在的压力,安静睡去。
拥有一个好的睡眠,才能有一个好的身体,有了好的身体,才能够在追求梦想的路上越来越远呀!
点击阅读原文,给还在奋斗的自己一个香甜的睡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