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说,心犹如一只在森林中不停摆荡的猴子。为了不让行踪飘忽的猴子失去踪迹,我们必须一直看着这只猴子,甚至和它融为一体。
1
小时候,我们总期盼着长大。长大后可以不受家庭的约束,可以不受老师的管制,想干嘛就可以干嘛。
长大后,我们又开始怀念童年的时光。那些天真烂漫的日子,那些内心澄明的时刻,那些无忧无虑的悠扬。
就像钱钟书《围城》中所说:“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我们在乎的是过去的岁月,期盼的是未来的美好,似乎此时此刻的恩宠,总被我们遗忘。
2
你洗过碗吗?你“会”洗碗吗?
洗碗是件既简单又痛苦的事情吧?洗碗的时候总是想着:“我该快点洗完,洗完了我就可以去看电视,或者去做别的事情了。”
就好像洗碗的时间,变成了一种浪费,这段时间是被“洗碗”占用了的时间,一段想快速度过的、不愉悦的时光。这是“洗碗”的时间,而不是“我”的时间。
而看电视的时间,才是我的时间,我能从中得到乐趣,是我心之所向。
又或者,你期待过下课吗?你“会”上课吗?
期待下课后的课间休息十分钟,可以和同伴们玩一场惊世骇俗的小游戏。
上课的时间是如此的难熬,那是老师的时间,那是老师的45分钟,而不是我的。
我只有数着指针一眨一眨的摆动,手表上数字一来一回的跳动。还有聆听着那45分钟的“佛系念经”,才能换来我的课间十分钟,这十分钟才是我的时间。
我花了45分钟,才换来的10分钟。
3
洗碗的时刻你开心吗?看电视的时刻你开心吗?上课的时刻你开心吗?下课的时刻你开心吗?
答案,不言而喻。
就好像洗碗花费的时间,是“洗碗”的时间,而不是“我”的时间。上课花费的是“老师”的时间,而不是“我”的时间。
你不觉得可笑吗?
谁还不是一天24个小时!
无论是洗碗、看电视,还是上课、下课。花费的都是你的时间啊!你和“洗碗”的共同时间,你和“老师”的共同时间。
为何你要主动在“你的时间”里,把开心和不开心的元素,注入到活动的内容中?以视区分,自欺欺人。
幸福和不幸福,不都是你所感受到的,经主观判断出来的吗?
4
一行禅师曾说:“正念,即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
洗碗的时候,洗碗就是实相。我们应该“为了洗碗”而洗碗,而不是为了看电视而洗碗。
同时,洗碗的时候,觉知自己“正在洗碗”的状态,这才叫“会洗碗”。
上课的时候,上课就是实相。我们应该“为了上课”而上课,而不是为了下课而️上课。
同时,上课的时候,觉知自己“正在上课”的状态,这才叫“会上课”。
用白话文翻译就是:不念过去,不奢未来,珍惜现在。
当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随顺自己的呼吸,觉照到我的存在,觉照到我的心念与动作。我不会像个被浪花左拍右击的瓶子一般,毫无觉知地被抛来抛去。
一呼一吸之间,我的存在、我的心念、我的动作,其实就是幸福。
5
放下一切,把你自己想象成“一颗被丢进河里的鹅卵石”。
鹅卵石毫不费力地沉入水里。它以最短的距离下沉,最后沉到河底,沉到那最佳的休憩处,自始至终不沾染任何东西。
你就像那颗让自己沉到河里的鹅卵石,放下一切。此时此刻,你存在的核心就是你自己。你不需要知道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水底那细沙铺成的床,那完美的休憩处。
过好真实的这一刻。这一刻,就是生活本身,就是幸福本身。不要做未来的俘虏,不要烦恼你未来要做的那些事,不要想着开始或摆脱什么,不要想着“离开”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