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三国曹魏及晋朝时大臣,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主人公,有“孝圣”之称。
王祥孝顺的是他的后母。
《世说新语》有记载:王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求死”。
晚上后母要趁黑偷偷砍杀他,王祥命大,正巧起床小便,后母只砍到被子。
“母自往暗斫之”,晚上想要趁黑砍死他,可见平日里是多么的嫌弃他,生活中又曾怎样折磨他。
“空斫得被”,“憾之不已”。
“憾之不已”,必有下次。这对一个孩子来说该是多么可怕的噩梦。
王祥,想一想都能觉出他极度的痛苦、极度的恐惧、极度的无奈。
该怎样摆脱这一切啊?
其实这时候有多种做法:逃之夭夭,鱼死网破,以德报怨。王祥选择了第三种做法,以德报怨,以至德感化人心。
这是王祥超人之处,需要突破常规思维。
不知道王祥这样做是理性选择,还是浑朴厚道本性的自然选择,。
这个选择是“仁”,也是“智”。
但我读这段文字,我没有被王祥的“仁”感动,也没有因他的“智”而喝彩。我只为王祥当时的处境感到心痛不已。
老子说要“绝圣弃智”,“圣、智”的另一面一定是至黑至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