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上周星期五的家长会开的还不错,周一早晨应该是一个很美好的开始,可是早晨一进班,就有一个学生给了我下马威。
上星期五的家长会上,我跟所有家长建议,让孩子们早一点进班,结果昨天早晨果然有了效果,可只有一个,就是那个让人最头疼的孩子,他比平时要求进班的时间晚了七分钟。
我调整好情绪后,和颜悦色的问他怎么来晚了?没想到他生着气跟我说:在家写口算。
我:是你自己要写,还是家长让你写?
他:我妈让我写的!
我:难道不知道我们的要求是八点前进班吗?为什么让你早上来写呢?而不是晚上写呢?
他:我不知道,我不记得了,你问我妈去!
……
我的火噌的起来了!
我让他先出去冷静调整状态,这样的状态不适合进班。
可他却说:你没有权利让我出去剥夺我的自由!
他还说:早上起来被妈妈逼着写口算,到学校还挨班主任的骂。
那一刻,我的火更大了。既委屈又难过又愤怒。
但我深呼吸,不能让自己犯了原则性的错误。于是,我让他回了座位……
后面的大半天里我都没有再去搭理他,所有的事情都冷处理。
效果反而出奇的好。他不仅大多数时候都表现的规规矩矩,而且还主动向我示好。
可是到晚上的时候,我仍然感到非常的难过和无力。
到今天早晨起来,我才有了觉察:
顺境助人,逆境成人。
在过去的17年教学生涯中,十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尤其是过去五年带过的那一个班,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学生。
上周的家长会开的也很顺利,效果也不错,广受家长们的欢迎。
所有的这些都让我误以为,我是OK的,我是没问题的。我的教育水平还是不错的。
但是这个学生却给了我难题。
正如师傅所提示的:其实我是同样的错误,一直在犯。
从之前的小何到上个学期的小张,再到这次的他。
我高估了人性中恶或不善的一面。
即使是一个十岁的孩子。
所有的示弱和温和都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它甚至会成为绊脚石。
对于数学生来说都需要温和耐心,但对于有的学生需要用简单的方法处理。
尤其是下面这一点:教育很多时候是需要坚定的。这并不是在扬恶,而是一个必要的方法。
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分辨清楚什么时候对待学生,要温和,什么时候要坚定有力,什么时候需要保持距离。尤其是分寸感,一定要把握好。
不要跟学生和家长的距离走的过于近,太近就了就失去了敬畏感。
所以我很感谢这个学生,这次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当我前面出现了两次都没有被敲醒的时候,这一次他来敲醒我。
总结来说,这件事情让我明白:
第一,要跟学生和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第二,要分辨清楚什么时候需要温和,什么时候需要严格。
第三,该说的话说,不该说的话一句也不要说。
第四,对于有些情况而言,当你和别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僵硬时,需要放松松紧带,不要拉的过紧,当你放松了,对方也会松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