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作文意识
继续阅读《我的语文教学观》,了解作文革命的十大意识。
1.真话意识
想要培养学生的真话意识,我们必须得认识到作文是生命的言说,是本真的袒露,是秘密的公开,是内在的觉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引导学生用笔说班级的事,说家里的事,说高兴的事,说烦恼的事……简而言之,就是真实的事。
《周报》则为学生的言说与交流提供了平台,让学生体会到文字所包含的精神力量。
2.发表意识
发表这个词是作文革命的关键。它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制度,从看“分”到体会到成就感。它使得作文从私密走向公开,从封闭走向生命的对话,体验到生命的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的获得,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点燃他们学习的兴趣。
3.读者意识
没有读者就没有作者,作者最终是为读者存在的。如果学生的作文只是老师一个对象,那么作文只能是作业和练习,没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
但《周报》改变这种现状,使得学生的作文也有了读者,同学、父母、老师,甚至其他班级的师生。当学生有了“读者关照”,就会自觉地以虚拟读者的形象审视自己的写作。
用管老师的话,有了读者意识,改变的不只是写作视角与技巧,还有渴望用文字进行交流与对话的写作热情。
4.作品意识
从作文走向作品,更多的就是精品意识。作文不再是一张枯燥的写作任务,而是需要作者进行精雕细琢的工艺品。
培养作品意识,意味着作者需要反复修改、打磨自己的文章,尽可能达到自己的最好水平。
5.动力意识
写作的动力意识,说白了就是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愿意用笔表达自己的观点。管老师介绍三个动力活动:一是等级评奖。二是积分活动。三是稿费活动。
6.发现意识
发现不能窄化为观察,尽管观察是发现的重要途径。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即捕捉心灵的想法。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每日简评,可以去自由的,也可以命题的,也可以是半收的,还可以是活动的。不关注怎样,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
7.个性意识
简单的来说,就是自由的表达,让学生从公共的话语体系进入私人的话语体系,激活语文的活力和个性。
语言个性培育有几个着力点:保护、尊重、宽松和鼓励。
8.诗外意识
诗外意识,指导作文背后人的成长。人的写作能力包括语言驾驭力、心灵感受力和现象思维力。为了培养后两种能力,让学生获得自我的成长。管老师有几个做法:一是“我的名言”,让学生从表面深入故事的内核。二是二难话题的辩论。三是心语港湾。四是故事争鸣。
9.差异意识
有教无类。差异意识就是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呵护他们写作的热情和信心。
10.文值意识
作文的价值是什么?高高的分数,还是心灵的言说。很显然,后者才是更重要的。因为学生可以从中见证自己的生活点滴,感受自我的喜怒哀乐,拥有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的书”“我的报”装订大赛,让童话变成丰富多彩,变得更有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