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想起了一段据称是旅游公司有名的鸡汤文案,看过之后生是难以忘怀:
当你在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当你在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当你在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当你在在会议室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举杯。
还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知道是鸡汤,也深表认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中提到的“若是站在实际情境里,实用的态度会影响欣赏感受的纯粹性”的看法。故在拆封阅读之前,我个人对该书抱有着一定幻想:这本纪实文学可能会让我全方位了解到捕鲨人的一本书——世界上有很多脱离城市日常的工作我们并不熟知——而他们应该有着很迷人的地方; 这本书它可能有很多漂亮的插图,记录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还有在茫茫大海中生活的不易和险阻、绝美和精彩。这是一本我可以将其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用纸质书的形式远远窥探,去欣赏北欧探险之美,去感受捕鲨之美。
读罢,发现这本书的确有很多事实性的描述:捕鲨二人组(作者和雨果)他们之间打趣的对话,相互埋怨的尴尬,去找做为鱼饵的腐烂的野牛,在海上看到的抹香鲸,一刀封喉去捕捞鳕鱼,暴风雪后的逃生,擦船而过的惊险,可怕的潜水经历,当然还有屡屡捕捞醉鲨失败的一次次出海。
这本书也的确有很多捕鱼业的奇闻异事:“溺亡者”的传说、对海怪的描述、鲨鱼玩弄人后救人的逸闻,潮水行刑的传统,还有盛大的斯卡洛瓦北极鳕钓鱼锦标赛和庆典。
这本书也的确穿插了很多科普的句子,对于海上灯塔的科普,对于微生物的科普,对于胚胎的科普,珊瑚的科普,当然还有对于抹香鲸、鲱鱼、逆戟鲸、鳕鱼和醉鲨等鱼类的科普。
但是,很抱歉我要用但是。本书阅读起来并不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感觉,如书评一样说本书是“兼顾趣味与科普,穿梭于通俗、哲学与幽默之间”?恐怕我难以苟同。该书的叙述方法犹如大杂烩乱炖一样,能有逻辑或时间前后联结的尚且可以“生硬的”跳跃一下:比如前一段还是如《老人与海》的既视感在描写海面实际求生捕鱼,下一段就整个的在说作者在捕鱼期间船上看的报纸的内容,没错,科普内容就加塞进来了;而没能用逻辑和时间联结上的段落之间,干脆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甚至一排分隔符,简单直接。
介绍人物的方式也是各种凭空冒出。读到一大半才突然知道雨果有个女儿,而作者有个未婚妻,都是之前只字未提,之后也不会再提。她们的大体作用,不是推动剧情,而是分别带来了一段奇闻和一段科普。
总之,不知道是先入为主的我的期望太高,还是我对海洋文学的涉猎不深,在目前的我的个人认知看来,对于这本《醉鲨》,我是比较失望的。虽然它有着漂亮的封面装帧,不失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满满文献的考证思维。
最后,相比理应成为主线的醉鲨,摘录本书比较震撼我的描述海洋的一段:
我们和海洋的关系不像浪漫的爱情故事那样是相互依赖的,没有彼此就无法存活。大海没有我们可以过得很好,而我们没有大海就无法生存。海洋里的浮游生物储存着供人类呼吸的一半以上的氧气,海洋能在平衡破坏后数百万年后找到新的平衡,而人类却无法忍受这段漫长的暂停。
海洋无言,只是默默的记录着一切。
@小林赋声
2019年6月2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