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看完后一瞅耗时,竟然花了5小时6分钟!瞬间觉得好浪费,因为这本书不值得花这么多时间。不要挡我,此处让我来diss一下,对不起作者您咯喂。
精华部分很少,百字以内就能说完,其余都是大量的实验和案例,有时候感觉离题都十万八千里了,作者还说得津津有味。另外跟上本书一样,由于作者是外国人,所以书中好多栗子看了后无感。上本书好在很有趣味,而这本书赤裸裸的文字和数字真真看得好累,最后用我犀利的兰花指斩钉截铁地打了个2星。
吐槽归吐槽,作者那深邃的思想还是藏不住的,毕竟在2005年被《纽约时报》评为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普通人理解世界的方法很难超出大脑早已做出的界定,但变革者提出了理解世界的新方法。比如“流行”,大多数人对流行的感觉可能除了“火”之外一无所知,作者却发现了引发流行背后的秘密。
同样,故事先走起。
0 1
美国独立战争鲜为人知的引爆点
我们对美国独立战争的了解可能是从“列克星敦枪声”开始的,但是它的源头却并非如此。
1775年4月18日,一个马房干活的小伙子无意听到一名英国军官对另一名说“明天要好好教训一下美国人”之类的话,马上就急着跑去找镇里的明星人物保罗·里维尔。里维尔听了后很重视,因为他当天也从其他人那里也被告知到类似的传闻。
随着事情的逐步演进,里维尔和他的朋友越来越相信当时谣传了很久的事情,即英国人马上就要对列克星敦镇采取一次重大行动,他当即决定把这个消息告诉周围的居民。故于当晚10点开始骑马夜行 ,只用了2个小时跑完了13英里的路,途中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传话给当地民兵首领“英国人就要来了!”,并让首领再通知其他人,而这个消息一时之间就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整个地区都拉响了警报。
到了4月19日早上9点,英国人果然向列克星敦发起了进攻,而令他们吃惊的是,民兵们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们的偷袭遭到有序的阻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列克星敦的枪声。
这场战争之后演变成了大规模的战争,这就是广为人知的美国独立战争。
科学家做实验都喜欢设置一个对照组,同样,该故事还有一个真实的对照版本。
当里维尔骑着马开始朝波士顿西北方向前进的同时,另外一位革命者威廉·戴维斯,也肩负着同样的紧急任务出发了。他穿过波士顿以西的一个个城镇,向列克星敦进发。他带来了与里维尔传播的完全相同的信息,经过了同样多的城镇,奔跑了同样长的路程。但是,戴维斯却没能把经过的农村地区“点燃”,没能促使当地民兵首领们提高警惕。
事实上,在他经过的一个大城镇沃尔瑟姆镇上,第二天只有几个人出来迎战。据此,后来的历史学家们断定,该城镇一定极度亲英。而实际上沃尔瑟姆镇并不是亲英,镇上的居民只是没有察觉英国人真的要来了,而后来发现时已经太晚。
为什么里维尔成功了而戴维斯却失败了?
0 2
解析流行的秘密
两个人做了同样的事情但是结果迥然不同,很显然,关键就在“人”身上。
为什么马房小伙子不找别人而是把消息传达给了里维尔?
里维尔又是怎么把消息传达出去的?
接收消息的人为什么愿意相信里维尔的话?
依次回答这灵魂三问。
答问一:里维尔是镇里的明星人物,非常善于社交。他去世时,出席葬礼的队伍——用一家报纸的话说——“是一支送葬大军”。他既喜欢垂钓,也喜欢打猎;他既喜欢玩牌,又喜欢看戏;他经常光顾酒吧,又是一位成功商人。他活跃在当地的共济会,也是好几家入会资格要求严格的社交俱乐部的会员;他还是一位实干家。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当你手中握有重大信息而自己又是无名之辈时,肯定想着第一时间告诉身边影响力最大的人,通过这类人,消息才能更好地传达开来。
答问二:里维尔骑马夜行奔走相告的对象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目的的,他知道各地的首领住在哪里,所以直奔其目的地,直接告诉首领,再让首领向下传达。
你看,他不是广而告之,而且有策略的精准传达,这个消息就一层层从关键人物再到下一级关键人物,呈金字塔状。根据二八原则,解释该情况就是当关键人物占到20%左右,剩余80%的人都能很快的接收到该消息。
答问三:讲个故事先。
记得今年大年初二晚上,我们村村长突然到访,不为别的,就为向大家传达“不许串门,聚会超20人罚款!”这一讯息。我爸生日是初三,今年难得回一趟老家,其实还是很想办一下的,虽然我苦口婆心地给他们传达办聚会的严重性,但效果甚微。我妈早就把菜米肉盐准备妥当,亲戚朋友也已通知到位,万事俱备只等初三了,但当晚被村长告知后,我爸立即就决定“不办了!”,可见权威人士的重要性。
通过向关键人物传达的方式不仅高效,而且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流行的秘密第一条,个别人物法则: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
这个法则在当今运用最明显的莫过于明星效应,谁火你就越会经常看到谁,频繁出现在各种广告、综艺、电影等中。
我理解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明星/网红背后的粉丝群体,你想啊,有粉丝的人随便干个啥,比如穿个衣服,他们用自己的专长就知道怎么穿好看,再加上漂亮的脸庞和健美的身材,你说能不好看吗?
机场一出来肯定是光彩夺目的,粉丝本来对爱豆就已经加了甜味的滤镜了,再看到爱豆们衣装后的俊俏模样肯定首当其冲会去支持啊,这本身就是一部分流量了,再加上粉丝的疯狂安利,被告知的人就更多。而越火的明星粉丝越多,号召力更大,就越容易发起一场流行潮。
个别人物法则只是第一个秘密,第二个是“附着力因素法则”,首先别人会为你的影响力买单而听你说话,但是你的话要真正千古留香则要考验话本身的魅力了。
里维尔那句“英国人就要来了”也恰好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句话关乎两个国家、关乎千万个家庭、关乎不计其数的生命、也关于自身的命运,所以简单7个字,代表的含义远远超过它自身的意思,得以让大家主动传播,且奋起而攻之。
看到这里我想到上一本书的内容,说的不就正是讲让你的创意更有黏性嘛,窃以为比本书作者的方法更有效。
说了这么久,终于迎来第三法则:环境威力法则。就是说要爆发流行潮,除了关键人物以及内容本身外,还跟外界环境有关。
再来看美国独立战争的故事,里维尔选择在晚上进行消息传播。那时大家基本都在家待着,一找就能立马找到目标人物,并且也很便于将消息迅速传达给其他人。时间不选好,可能这事还真就干不起来,时势造英雄确实是有道理的。
针对该法则除了上述的外部环境还有人群环境,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理论150法则:
150这个数字似乎代表了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
大家有没有发现微信群的人数限制,最多只能有500人,但微信的使用总人数已超过10亿。如此大的用户群体为何设置了这么小的群人数上限值呢?成立更早的QQ,其群人数最多都是2000。先不急着回答,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现象:
当一个群的人数很很少时,大家往往互动频繁,还相谈甚欢,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能被看见,感觉得到了尊重和认可,久而久之可能都相互认识了。但是当群人数越来越多时,一眨眼群内消息可能就是上百条,但很少有人能够全部看完所有消息,所以很多人发出去的消息就像泼出去的水,并没有被看见就蒸发了。逐渐的,一个几百人的大群变成了死群,从热闹变为了沉寂。
除此以外,我又延伸了一点思考,除开亲朋好友外,其实我们剩下的社交人数已经少于150了,而现在大家加的群肯定是远远大于一个,所以进入的群的人数也应该是小于150的,甚至是远小于150,具体的数字我没有科学依据,不能乱说,只是有这样一个思路,仅供参考。
最后总结一下:
首先流行的爆发是有规律的,然后是人引起流行的开端(个别人物法则),其次是事物本身的魅力(附着力因素法则)得以让其发扬光大,最后是环境(环境威力法则)助力造就辉煌。越看越感觉像一句古话:天时、地利、人和。
流行3法则除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流行爆发的原因外,也可以用来创造流行,只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灰常有难度的。不过没关系,理解是最重要的,下一次当别人被流行潮迷得不要不要的时候,你可以拍着胸脯并且自信的坏笑道: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中!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提前预祝“大人物”们节日快乐,嘿嘿。
更多内容可搜索公众号:每周坚持阅读一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