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要走路去远方——亲子共读感悟

我要走路去远方——亲子共读感悟

作者: 生花 | 来源:发表于2016-12-04 10:14 被阅读237次

【妙笔生花】亲子共读30天 day04

亲子活动:昨天上午带游游去了乐活DIY生活馆,超级棒,这是一个集绘本馆,手工,陶艺,烘焙一体的馆,很温馨很舒服,简直是孩子的乐园,游游进去了这里看看那里瞧瞧,走到阅读室,就自然地坐到地垫上,看他喜欢的书,一个适合阅读的地方会自然而然地吸引孩子阅读。我也被这样美美的环境吸引,看到书架上好多我没看过的书,好激动,迫不及待地看起来。

让我联想到,如果是在家里,稍微花点心思,一个书架,一些孩子喜欢的书,一个舒服的地垫和靠枕,就可以成为孩子流连忘返的阅读角,这不需要一个单独的房间,在客厅的一个角落里就可以。更简单的,在沙发旁边,放上一个小书架,书可以随手可得,妈妈就可以和孩子舒服地窝在沙发里,一起读故事啦!

相反,如果书高高地放在书架上,孩子想看也够不到,而电视机遥控器、平板、手机随手可拿,我们指望一个几岁的孩子有超强的意志力来抵抗电视的诱惑吗?扪心自问,我们自己能做到吗?答案一目了然。

阅读习惯的养成第一步就是阅就读氛围的营造,包括阅读环境和爱阅读的父母,至少是一个愿意耐心给孩子读书的父母。

PS:游游听了馆长讲故事,第一次体验了陶艺,很兴奋也很开心,和哥哥姐姐们交流也不怯生,走得时候还依依不舍,以后要常带他去玩。

亲子共读:《坐巴士》,这本绘本我们读第四次了,从上次在妈妈绘本表达营彭彭很特别的讲解了这本绘本的主旨和读法以后,我们读出了很多不同的东西,比如在故事的主人公等巴士的时候,听到收音机里的音乐,“咚咚啪咚,咚啪咚”,欢快的节奏,联想出了一个画面,我问他:“这个画面是想出来的还是真的场景呀?”他说:“是想出来的。”“哦,是想象出来的呀,那是通过什么想象出来的呢?““是音乐”,然后指了指收音机,“从这个里面想出来的。” 这一点让我有点意外,看来他的“图感”还不错呢。

快到结尾的时候,巴士终于来了,可是人满了,上不去了,他有点替主人公难过,说:“我想要再来一辆巴士,上面没有人,这样他就可以坐上去了。”“嗯,他没有坐上巴士,你有点替他难过,希望再来一辆空的巴士,让他坐上去远方是吗?”“是的。”“嗯,他确实有点儿难过,你听,咚咚啪咚~咚啪咚~(节奏变得缓慢,呼应主人公有点失落的心情)”,不过后来怎样了呢?等了一会儿,我不想坐巴士了。咚咚啪咚,咚啪咚(这个节奏又开始欢快起来)(翻页)我要走路去远方。

“走路可以到远方吗?”“嗯,可以。”“啊,太好了,走路也可以到远方,他又出发了。”

这个故事最后的点睛之句就是——我要走路去远方。这一句可以品出很多味道来,遇到不顺心的事,可以失望和难过,经历过小小失落以后,有勇气重新出发,即使是走路,也能到达我们心中的远方。读到最后的时候,他的情绪也从替主人公难过的情境中出来了,有被鼓舞到的感觉。

绘本可以带给我们的,实在是比想的要丰富。这些东西不需要讲大道理,不需要我们画蛇添足地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通过听和看,孩子完全能体会到,妈妈读故事的语气,节奏,语音语调都可以传达这些信息,当然最直接的是绘本的图和文传递出来的,最深刻的感受不是一两句干巴巴的总结能表达出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要走路去远方——亲子共读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kh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