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绘本讲师21天阅读原创
绘本讲师训练营【32期】09/21阅读原创——我们可能看到了一个

绘本讲师训练营【32期】09/21阅读原创——我们可能看到了一个

作者: 南宫暖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7-04 00:04 被阅读59次

33009李薇

我们可能看到了一个“假大卫”

因为听了、看了太多家长在描述大卫的故事时用的一个词语“做错了”,所以就特别想再站出来聊聊这本图画书,这本全世界孩子无一不喜欢的图画书!

大卫做了很多看似不好的事情——碰倒了桌子和鱼缸、打碎了玻璃和花瓶、上学没穿裤子、作业没按时交,等等等等…

看呀,多么“不乖”的一个“臭小子”!

看呀,他怎么做了这么多“错事”!

反过头来想一想,有哪个男孩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吗?很难没有,对吗?

大卫和很多孩子一样,那些顽皮行为并不完全是出于模仿,更是人类甚至是灵长类动物的天性,我们仔细来看一看,大卫虽然顽皮,却没有做出非常危险的举动,他的顽皮是在爱的界限内的、在保证安全和基本行为规则的限制内的,是一个孩子自由天真的表现,从这个角度看,大卫还是挺正能量的。

孩子们只是做了认知世界时最关键的一步——向外探索。他们还有很勇敢无畏的精神,才没有畏手畏脚什么都不敢做;他们感情丰富,才会无辜的说“爸爸也骂人了”;他们还很真性情,才会在毕业照上笑成那副样子……

而对于一个小宝贝而言,可以在妈妈面前放松的释放天性,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安全,但是“失去妈妈的爱”,则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

所以,这本书里,我们可能看到了一个假象:大卫,是个坏孩子。

但是他明明做了那么多让妈妈生气的事情,能说他对吗?

这本书不作为反面教材的话,又该怎么读好呢?

我们家长都不喜欢,为啥孩子乐此不疲的又看又笑又分享呢?

从No到Yes的过程,每个人都经历过

英文版的《大卫,不可以》名字为《No,David》,而书本的最后一页则是“Yes,David”。

除了妈妈的爱,我们还可以读出关于大卫本身的内涵。

作者细心的用这样的呼应,除了让我们感觉的妈妈的爱与包容,也从侧面提醒了我们,从No到Yes,还需要一个过程,那个过程叫“Not yet”。

是啊,大卫才五岁,他的世界里还没有那么多完整的的规则意识,这个成长过程里还需要加一个“How、Why”的关键词,才能得以完整。

成长型思维——这本书可以这样读

我们先以其中一页来打比方。

绘本讲师训练营【32期】09/21阅读原创——我们可能看到了一个“假大卫”《大卫,不可以》

妈妈:“宝贝你看,这个柜子最上面放了一个饼干桶,大卫在干吗呀?”

宝贝:“他去拿饼干桶。”

妈妈:“他够得着吗?”

宝贝:“够不着,但站在椅子上就可以。”

妈妈:“对呀,要是你也够不着一个东西,你怎么办呀?”

宝贝:“我也搬个凳子!”

妈妈:“哦,那很好啊!可你看见没有,大卫危险不危险,他会自己保护自己吗?”

宝贝:“我不知道。”

妈妈: “来,咱们去搬个椅子,你也试试。”

此时可进入实操阶段,宝贝可能会兴高采烈的去搬小椅子了。然后按照书中的大卫的行为进行模仿。

妈妈:“发现问题了吗?”

宝贝:“按照大卫的样子,好像拿不着,还会摔跤。”

妈妈:“对喽,那你把椅子往前移一点呢?站在椅子中间试试。”

宝贝:“拿着喽!”

妈妈:“知道怎么自己保护自己了吧?是不是要先站稳呀?”

宝贝:“是的。”

……

—————————————————

在这样的亲子共读过程里,孩子们收获到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我们干巴巴的念文字、无力又愤愤的批评,要来的更有价值吧^_^

词语大孩子,在课堂里,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工具让孩子们完成思考和自我成长。

绘本讲师训练营【32期】09/21阅读原创——我们可能看到了一个“假大卫”《大卫,不可以》

和每一个孩子一样,所有的将困难和问题对于孩子而言,都是暂时性挑战,而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视为持续成长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型思维”。而当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探索新的行为,并且迎接新的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其实是孩子们最强大的后盾。

让我们再读一遍这本书吧!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重新看待大卫,进而看懂自己身边这个可爱又充满渴望的小宝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绘本讲师训练营【32期】09/21阅读原创——我们可能看到了一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lh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