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感恩教育盛行,老师台上激情演讲,台下一片哭声。学生喊出了:“老师辛苦了,爸妈我爱你们,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等类似句子,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网友议论纷纷。
听到这样的话语,老师和父母必定倍感欣慰。但在笔者看来,“感恩教育”的做法不妥,有“作秀”之嫌。
首先,学校大动干戈地召集师生家长到操场上,听内容感人的演讲,其想要普及感恩之心的思想可以理解,却难免让人反感——中国人对于情感的表达向来较为含蓄,相比起直截了当的语言,更多的人会选择用行动表明自己的心意,感恩教育现场看似效果显著,但一开始就对这样的教育方式十分热忱的参与者实应寥寥无几。
其次,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面对台上极具煽动性和感染力的演讲,难免被戳中泪点。加上现场应景音乐的扶持,周围啜泣声的增大,致使感恩教育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现场近乎全员的哭泣。但这种现象会在不觉间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那些没有流下眼泪的人似乎就成为了“冷血”“无情”的代名词。这样的结论明显缺乏客观,哭并不能证明感恩教育起到了实质性的效果,反之亦然。另外,不少网友透露,许多演讲者在最后都会宣传自己的书,因演讲而动容的参与者纷纷掏钱,但书本并没有实质性内容,这样的现象也导致感恩教育在不少人心里被打上“骗局”“虚伪”的标签,与教育的真谛背道而驰。
虽然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太多的煽情,掩盖了教育的真谛。那些在感恩教育的现场潸然泪下的孩子,有多少个真正做到了自己当时流着泪说出的承诺呢?要知道,身教的作用远大于言传。真正的感恩教育“润物细无声”,父母和老师应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恰当的方式为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不少学校被现场的眼泪所遮蔽,以为那就是孩子领悟感恩的开始,以为一场演讲就能改变那些玩世不恭,对父母和老师缺少理解、缺少感恩甚至缺少尊重的孩子。于是,感恩教育的效果被不断宣扬放大,造成更大范围的盛行。
一个人的人格品行经年累月形成,改变它需要同样甚至更长的时间。若孩子本就心怀感恩之心,那么这样的演讲不听又有何妨?若孩子心中无“感恩”二字,一场演讲就能使其感化蜕变吗?笔者认为,可能性微乎其微。再者,由于近年来演讲套路趋于一致,内容大同小异,感恩教育也逐渐“污名化”,盲目推崇实为不妥。
感恩教育,并非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