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被讨厌的勇气》
看到这个标题,你会不会有向我扔柿子的冲动,或者至少是满满的嗤之以鼻,说句心里话,在《被讨厌的勇气》里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也是如此。
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
《被讨厌的勇气》是由日本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合著的关于阿德勒的哲学课,相当于通过一个哲学家的滤镜来看阿德勒的理论,加之日本作家平实的写作风格,所以原本可能艰涩的哲学内容变得很轻松。
同时这本书采取了一个处于迷茫与困顿期的年轻人和一位哲人对话的形式,一步步将理论推到高潮,而且完全不着痕迹。尤其是年轻人一次次的挑战反问,甚至完全无所顾忌的评判:你承认吧,你说的这些都是伪善;绝对不可能,你这种论调太不可思议了;我不会被你说服的,我一定要推翻你的观点......年轻人就是用这样批判接受再批判再接受,螺旋上升式的一步步接近核心理论。
这个青少年自卑敏感,想改变不知从哪里改变,一如我们中的大多数,所以他关于“在意他人的认可,想变成更好的他人,如何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更多的自由”等问题的拷问,恰恰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而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协助挣脱三个束缚:一是从过去的“创伤论”、过去的“决定论”的束缚;二是繁杂的人际关系的束缚;三是从未来的束缚。而这些恰恰都是人们无法自由的原因。
说说阿德勒
阿德勒出生于1870年,算古人了,但他的思想非常现代,孕育了很多心理咨询流派的思想种子。阿德勒的人生故事也很励志志。他小时候个子小、驼背,学习成绩也不好,矮穷丑占了两样,长辈经常拿他跟高富帅哥哥相比,这让他自惭形秽。再加上他三岁时弟弟去世,自己两次被车撞,五岁时得肺炎差点死去,人生也是颇多坎坷。好在他最终找到了独特的人生意义,并成为了一名心理学的大家。他本人就是战胜自卑、逆袭成功的人生典范。
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指出每个人终其一生追求两样东西“价值感”与“归属感”
阿德勒说“我们其实一直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而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 “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
一、挣脱“过去”的束缚
“目的论”与“原因论”
哲人说: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并落脚在你变化了,世界就会发生变化。
青少年反驳说自己有一个朋友,多年躲在自己的房间中闭门不出,很希望到外面去,很希望拥有一份工作,很想改变自己,但是他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所以青年推断不是他不想改变,是因为过去的“创伤”使他无法改变。
哲人说:如果不是有类似经历的所有人都闭门不出,这个推断就讲不通。如果我们一味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就会陷入“决定论”,觉得未来全部由过去决定,而且无法改变。
阿德勒的立场是“现在与未来与过去无关” 这是颠覆传统的观点,尤其是在“原因论”盛行的今天,原生家庭、内在小孩都是在重述过去的重要性,现在怎么就和过去无关?
于是青年问:“那我朋友闭门不出,不是因为过去,那原因是什么呢?”
哲人说:“因为他不想到外面去,所以制造出心悸、手抖等不安情绪,这就是“目的论”。 这是青年很难接受的观点,就如承认自己的朋友是在装病一样。哲人说他的不安情绪是真实的,但是是为了达到不出门的目的才制造出来的。至于不想出门的原因,哲人推断是可能是为了满足朋友“特殊存在”的目的。
这也是让我很烧脑的部分。但是我喜欢哲人的类比:你感冒了去看医生,医生分析你的感冒是因为你昨天穿少了,受了风寒,这是“原因论”。但是我们从来不只是满足于此。 立足于“原因论”的人们,会觉得过去种种造就了他的今天,所以认为错不在自己,心理创伤学说就是的原因论的典型,所以阿德勒指出“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阿德勒否定创伤论,并说了这样的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这是我目前还难以完全接受的观点,我细想阿德勒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他是想让我们从纠结于“过去创伤”裹足不前中解放出来吧?无论你对过去原因分析得如何透彻,你都无法改变,所以如果把这部分的精力放在如何解释看待过去并采取行动上,效果截然不同。
关于青年提出的想改变而无法改变,阿德勒说: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自己进行重新选择。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与要承受改变带来的种种困难相比,呆在原地“忍受痛苦与不满”要容易得多。而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只不过是缺乏“勇气”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阿德勒是终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所以他的心理学称为“勇气心理学”、“鼓励心理学”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