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气,是及时止损,不将深爱的人推出门外,是种豁达的气度,更是种宽广的胸襟。
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禅师,平时在诵经佛法之外,还侍弄了很多兰花,一次云游四海前,禅师特意嘱咐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
弟子谨记在心,一直悉心照料,可是某一天浇水时,弟子一不小心打翻了花架,花盆尽碎,兰花撒了一地。
弟子诚惶诚恐,只等师父回来后领罚。
师傅回来后,知晓了此事,召集弟子说,“我种兰花,是用来供佛和美化寺庙的,不是为了生气的。”
是啊,生命里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我们拥有的每一刻,都不可复制。生活,不是用来生气的。
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是对生活最无意义的消耗。
不较真,不纠缠,看淡得失。不生气,就是尊重自己的每一分钟。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效应叫“野马结局”:
非洲草原上的野马,经常被吸血蝙蝠攻击,进而死去。
可是,动物学家们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不足以使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是它的暴怒和狂奔,也就是说,野马是被“气死的”。
生气,真的是伤心又伤身。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爱生气、社会关系紧张,会增加中年人早亡风险。所以,“气大伤身”并非空穴来风。
生气,是指望别人痛苦,自己却在喝毒药。
人生本就不长,你我怎能还在生气?
生气,相当于慢性自杀;豁达,才是长寿的秘诀。
被误解、被中伤、被算计,在生活的纷纷杂杂中,别太较真,也别太计较,冷静自持,豁达处世。
“糊涂”一点,“健忘”一点,生活也会活得更健康、更丰盛一点。
懂得心平,才能气和。放过别人,也放过我们自己。
不生气,你就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