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阳明,可能第一个想到就是“知行合一”。的确,做到“知性合一”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在面对生活困难、自我激励时的最佳口号了。仿佛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如果做到了“知道”、“做到”,那么就可以无坚不摧,生活坦荡了。
事实如此吗?需要对于这点展开思考。
- “知行合一”是一个关于道德实践的问题吗?
老师提出的观点是,“不只是关于道德实践的命题。王阳明先生讲知行合一的知的时候,经常举到的例子就是“渴而知饮,饥而知食”。我觉得王阳明先生的意思更重要、更重大、更完整。什么意思?人本身存在的整全,只能通过知行合一的手段来获得表达和体现——包括你跟圣人一般无二的圣人之性。” - 如何理解后人眼中王阳明的“知性合一”?
王阳明提到“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的过程,是他通过自己的经历总结而成的,也可以说他用了这四点完成了他一生追求的总结。在这个层面,究竟是有知而行,还是从行达知呢?从后人的角度是难以分析的,所以更多的观点则是“王阳明自我生命的展开和他思想的进展、心学的构造完全是处于同步的状态,这点令人惊叹。” - 如何理解圣人?
王阳明十二岁立志,要成为圣贤之人;到了辞世之日认为“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可见他认为自己是达成当时到目标的。那么这个用一生的“知性合一”达成的“圣贤之人”又是什么呢?
老师认为:“当我们真的达成万物一体的境界,我们便成为圣人——不只是达成了理论的目的,更加重要的是真正达成了我们生命存在本身的目的。”
我认为王阳明的一生是实现了他生命存在本身目的的一生,这个过程他对于生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四个观点),这四个观点一方面是指引他走向人生目标的指南针,另外一方面也是他人生过程中的生产物。他的观点和他的行为完成了充分的自洽,这样才为世人呈现了“知行合一”。
因此,可能学习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最为关键的是找到自己的心,多把“心即理”拿出来用“良知”审视,行动或许就可以自己跟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