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智慧的对话“场”,源源不断获得启发(一)

智慧的对话“场”,源源不断获得启发(一)

作者: 贞元俊杰 | 来源:发表于2020-07-17 00:04 被阅读0次

我还能怎么打开?

我的课程总结之后,莉莉校长给了我一些建议,大体上是说,未必一直勇猛刚进,有时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角度,也许会不一样(更好),还讲了一个小故事;王校说,生命的打开像课程理解一样无止境,而我的生命能够打开到什么程度,他也不知道(意思是,一切皆有可能,关键在于自己)。

当时我脑海中的画外音是:我已经非常打开了呀,我再打开,是个啥样子呢?

真的,我完全无法想象!

随后是如往常一样,忙期末各项工作,这个问题时常还会浮现脑海,但是没有答案。几次想要寻求高人指点,最终又望而却步。就这样送走了这个学期,送走了孩子们,难得地静静聆听其他伙伴的课程总结。

没想到,在大家的总结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启发

星星点灯

记得前段时间星星在办公室反思自己和孩子们的关系,说最近的确陪伴孩子们少了,要带孩子观日食、看星星……

我当时脑子里就“bling”就被点亮了一下,哇哦,陪伴!

曾经有意无意地“忽视”心理层面的东西,为什么呢?现在想一想,可能有几个原因:似乎因为心理、情绪处于更低的层面,对于目前的我来说,不宜、不必在这里投注太多精力,可以直接超拔到更高的理性、德性层面;作为数学老师的我,首先是把学科的魅力带给孩子,其他方面的东西都可以暂时不聚焦;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已有经验中,同样缺乏这个层面的营养。

而这两天,我会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我好像忽然来了个180°大转弯——问题不是我原来所想的那样。没有淤泥的营养,哪得莲花的清香?

反思我以往的做法,尽管也会有意识地与孩子建立存在关系,但是随着班级初建的阶段过去,我就回到了“认识关系”重于“存在关系”的状态,现在依然如此。我与孩子的关系更多地局限于学科学习方面的互动、引导,偶有一些拓展。而且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高期待”,用弗洛姆《爱的艺术》来分析的话,就是侧重于父性之爱,少有母性之爱。以前我不觉得这样的定位有任何问题,我觉得这就是为师者的使命。但是现在我意识到,人的存在层面实际上也是个金字塔结构,自下而上越来越高贵,但体量也越来越小。恰恰因为我在理性层面的“高期待”很重,而位于下方的心理层面却很“消瘦”,造成头重脚轻的现状,当然就会不够稳定。

我可以怎样陪伴孩子呢?其实,当我这个老师对孩子来说仅仅意味着严格、高要求的时候,通常孩子是不会需要我陪伴的,因为我会让他们不自在。只有真诚地接纳、成全,才有可能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脑海里有一些想法,再酝酿酝酿吧!

分寸

如果重新思考与初中生的存在关系,分寸如何把握?我会非常警惕随着孩子在淤泥的层面过分沉溺,没有方向。所以对待与孩子的互动(特别是课外)就会比较谨慎,宁缺毋滥。

回想陪伴孩子们的情况:在新东苑的时候稍微好一些,客观原因是空间所限,我每天在教室办公,自然融入教室生活,所以班级事务讨论、陪伴学生的课余生活、及时的个别互动,都做得不错。来到新校园以后,孩子们课余有更大的自主空间,我就很少陪伴他们了,只有一些抓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的情况,以及少数大课间活动的陪伴。上学期末学科庆典(分享我的课程理解,跟每个孩子说出鼓励与期待,论文赞赏金零食分享),这次疫情返校后,邀请了周托的四个女孩到我宿舍聊天,“说吧”之后邀请浩川一起外出就餐聊天,停电那天晚上意外地来电了,跟孩子们玩“狼人杀”安抚他们“受伤”的心,学科庆典略显仓促,奶茶带来一个甜甜的备考之夜。

这几天趁着听各组课程总结,在不必全神贯注倾听的情况下,也学亚男拿起笔画起孩子来,竟然越画越起劲儿,有点停不下来,甚至看见眼前的伙伴们有某个动人的瞬间也想把它捕捉到。我想给每个孩子画一幅像,努力画出他们最最打动我的瞬间,这种感觉真好!


还有作业反馈,老师助手增加了新功能,可以设定好参考答案供学生自主订正,我尝试在里面通过语音消息录一首歌,送给勤奋努力的孩子们,哈哈!

链接-澄清-表达

从瀚妈妈给儿子的生日信里,我读出了可贵的链接与沟通,这也是我欠缺的。我对很多细微的东西都足够敏感,可以感受到,但是随后的澄清和表达严重不足,所以很多宝贵的教育契机就这样错失了。如果按照旧有的反映模式给出了不恰当的回应,那效果就更加糟糕了!遗憾的是,我经常处于旧的反应模式中。

所以,这次我要再勇敢一点,更努力一点,去体会产生链接的感觉,在没有链接的情况下尝试如何才能链接,实在不行就暂时回避,避免进一步破坏关系;尝试及时澄清自己的感受,并且表达出来,这种润物的无声细雨是真功夫,值得去修炼!

伙伴,伙伴,团队中的伙伴

我的成长经历影响了我与伙伴互动的模式,我在团队中经常是自顾自的存在,很多伙伴都不会与我有任何互动。最近受到伙伴启发的同时,我也意识到团队内的良性互动有多么重要,听一听伙伴对某件事的看法是多么有价值,聊一聊各自的感受是多么有意义!我,作为团队一员,对团队也有一份责任,或者用一个更高贵的词——使命。是的,我们每一个人与伙伴互动的方式,也就构成了整个团队文化,我希望它是什么样的,就用怎样的方式去践行吧!

“生命就像降落伞,只有打开,才有意义!”

这个打开不是一步到位的,我已经走到了第几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智慧的对话“场”,源源不断获得启发(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uv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