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八月初八,周四,晴,17至23度
我对自己非常失望。每次读书生活被俗事打乱,总要经过一段时日才能调整回来。我必须得在闲适、清净的状态下才能读得进书。我多么渴望是那海中礁石,无论风吹浪打,皆屹立不倒。我若是卢老师,上有老、下有小,终日家务缠身,估计就彻底沦为家庭主妇。
消化两周的报纸,翻完《大国大城》、《低欲望社会》两本书。
经济观察报上田萌芳写的《阅读的美德》一文相当好。此文是田教授为唐小兵《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书写的书评。田教授在文中阐述了三种阅读的美德:
第一种阅读美德,为追求认知深度而努力,循序渐进,拾级而上。阅读是通往心智成熟的有效方式,应当是“严肃”的,而非娱乐的。严肃的阅读主要指两点:按品质标准选书,以诚敬态度读书。
第二种阅读美德,远离碎片化和娱乐化阅读,至少与自媒体和报刊的世界保持距离。文中提到唐小兵将碎片化和娱乐化阅读追溯到清朝末年,自晚清经典逐渐淡出读书人的生活世界,慢慢地就是一些短平快的畅销书、小册子或者口号式的政治读物抓住青年人的心灵。对严肃文化的抵制和消解,往往就是在导向一种温吞吞、懒洋洋的僵尸文化。这还不值得担心,更可怕的它走向了激进化。媒体知识分子主导了言论导向,相应地,评论的文风也变得恣肆和骄嚣,知识人既少自主的理性,也少立言的责任意识。
现时代的文化病症也如唐小兵先生所言,在大众层面流行僵尸文化,而部分公知又以激进的言论误导民众。
第三种阅读美德:发展自己的判断力,走出洞穴,成为一个拥有自由思想的人。萧公权对自由言论的解释:“发自独到之思考,根诸事理之观察,尊重他方之意见,而不受自己感情之支配,或他人主见之指使者是也。”简言之,就是陈寅恪讲“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而现在很多公知的言论都纠缠着对自己现实处境、利益分配的不平心理,尽在传布偏见,竟然以良知自称。实在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才九点半,眼皮就开始打架了。不能让自己这么懒下去。
网友评论